神秘玄武岩石柱群在张北现身


    10月14日,记者随省地矿局地质三大队专家前往张北县台路沟乡后花村,看到一处大型地质遗迹——玄武岩石柱群,有关它的许多谜底待进一步揭开。
   石柱群高十余米,宽约三四百米,石柱密集排列,形状为六棱柱,大多直径在15-80厘米之间,其中直径在40-50厘米的石柱为多,整个场面十分壮观。地质专家初步推断,这一石柱群的形成约在二三百万年以前(地质学称为第三纪)。石柱群形成原因为火山岩浆集聚地表后冷却,岩浆继续上涌,地下能量集聚突破地表阻力而形成。由于其化学成分分布较为均匀,故结晶为六棱柱。
   据台路沟乡政府工作人员赵弘博介绍,石柱群是一个石料厂在开采过程中发现的。乡政府得知情况后,立即派工作人员到现场查看。目前,乡政府准备筹资对石柱群进行保护。赵弘博说,早在几年前,距此2公里处的大疙瘩村曾发现过内嵌于山丘向阳坡面的石柱群,每个石柱呈六棱形,据地质专家考证,大疙瘩村的石柱群生成距今已有2500多万年。所以,当得知后花村发现石柱群后,引起了乡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加以保护。
   河北省第三地质大队工程师杨云介绍,这种岩石被称为汉诺坝玄武岩,距今约1000万年至3000万年。早在2006年河北省第三地质大队的地质遗迹调查报告中,就对汉诺坝玄武岩进行过详细介绍。杨云说,“汉诺坝玄武岩”一词,源于1929年,由英国人巴尔博提出,一直沿用至今。汉诺坝玄武岩是火山喷发的产物,火山喷发后,岩浆在遇冷后形成了多边形的棱柱形。此次在后花村发现的六棱形石柱群,应为喇叭状火山口喷发形成的,在喷发过程中喷出的岩浆向两侧倾斜,所以有些石柱呈直立状,有些石柱呈横向排列。由于岩浆成分不同,形成的柱型形状也不同,有四棱、五棱和六棱等。这种地质构造在我国比较典型和少见,就这些玄武岩的使用价值来说,只可用做石料,但是它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远大于它的使用价值。
想要了解更多玄武岩、玄武岩价格、玄武岩批发、玄武岩采购、玄武岩产业相关内容请访问中国玄武岩产业网 zgx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