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鑫鑫:一直学棋,却一直不见涨棋,一定是缺少了这项技能

“我应该不会拒绝从头到尾地把生活再过一遍,只是希望能够获得唯有作家才有的特权--在”再版“的生活中修正”初版“的错误。生活的悲哀之处在于我们总是老得太快而又聪明的太慢。等到你不再修正的时候,你也就不在了。”
——西塞罗【论老年】
每个下棋的人都想提高水平,无论是棋迷还是职业棋手。说到学习方法,我通常就是三个词,打谱,实战、复盘。这么讲是一定对的,但总是没让人满意,因为人们觉得我在讲一句正确的废话。好吧,现实中的确有太多这样正确的废话,毫无营养。而我今天就希望在这句正确的废话上,添加一味药,使其变废为宝。这味药就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好吧,我承认我有点故弄玄虚了。我想说的是,进步一定要快。
最近看到前面这句话,深深的震撼了我,出自西塞罗的论老年。
名著的伟大之处是在你还没有体验老年的时候,告诉你,老年会有怎样的心态。通常我们说老年人总是感觉很有智慧,为什么会这样?从常理上看,时代在变化,知识在升级,老年人的知识容易过时,那为何又变得智慧?从这句话我们可以体会出,当一切开始收尾时,才能够看清楚面前所有事情的对错成败。是的,许多事只有在时间的尺度上拉得足够长,才会明白是对是错。但是,悲哀之处在于我们总是老得太快而又聪明的太慢,这句话让我产生了深深的焦虑。如果我们仅靠时间的尺度让我们明白世间的道理,那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必须聪明的快一点,再快一点。提高水平,也要快一点才行。
复盘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学得再多,下得再多,不吸收内化都是徒劳。进步是一种什么过程?就是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内化的过程,关于技术的本质,之前的文章涉及了一些,在此不多赘述。如果形象化进步的过程,其实是螺旋形的循环。学习、实战、复盘。从一个循环进入下一个循环,每完成一个循环,其实就是进步。现在商业上总在说“闭环”,大概也是这个意思。
在这个模型之下,我们自己想想,这种循环是多久一次。我们是否坚持每天学习一个知识点,然后运用并总结内化?理论上讲,一天进行一个循环,是不是一定会比一周进行一个循环要进步快7倍?而很多人,下一辈子棋,也没有经历这样的循环!或者是从来不学习,或者是从来不复盘,那就基本上没有进步。
1、这个逻辑在我们日常教学中,也是值得注意的。学生在学了一个知识点以后,有没有针对性的练习?
2、比如学了一个杀法,老师有在课后布置练习,并修改作业吗?
3、学习了一个布局,有没有在实战中练习,并进行复盘纠正?
4、学了一个基本理论,有没有让他在实战中刻意训练?
5、学了一个残局,有没有让他进行演练,并找到错误?
如果教完一个知识,却只是在课后让他们下棋,没有强调知识点的运用,那就无法形成一个闭环,学习效果就会打折扣。
推而广之,人们学习任何一项技能,基本都是学习--实践--反思的循环过程。而这个过程,要素就两点:严格执行这样的循环过程,第二频次一定要高,速度一定要快。频次如果做到一天一次,就很了不起了,至于速度,最理想的状态,学习了一招棋,马上实践运用一下,运用完了以后立即进行复盘总结,并制定接下来的学习方案。这是理想的学习模型
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这么一想,学棋也不难吧。
——赵鑫鑫(中国象棋世界冠军,鑫棋道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