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024期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024期
一、填空题
1.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形式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________。
2.根据兴趣所指向的目标,可以把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________。
3.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________。
4.学生诵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的想象是再造想象;诗人王勃创作该诗句时的想象是________。
5.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________。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国家建立以________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保证学校教育经费的来源。
7.根据课程任务不同,课程类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________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8.某同学沉默寡言,做事认真稳重,情感不外露,思维灵活性差,自制力强。他的气质类型是________。
9.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________。
10.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的,有权宣布考试无效的机构是(   )。
a.学校教育处
b.学校
c.教育行政部门
d.司法部门
12. 在操作技能形成阶段中,表现出多余动作消失这一特点的阶段是(   )。
a.操作整合
b.操作熟练
c.操作定向
d.操作模仿
13.将教育评价的结果作为决定升留级,分编组,选择教程及指导职业定向的依据。这体现了教育评价的(   )。
a.调节功能
b.激励功能
c.诊断功能
d.管理功能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   )。
a.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b.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c.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d.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15.成语“百折不挠”体现的意志品质主要是(   )。
a.自制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觉性
16.“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体现的教育方法是(   )。
a.锻炼法
b.陶冶法
c.说服法
d.榜样法
17.人们偶然看到天上的朵朵白云会下意识地脱口说出它像棉絮、小山等,这种心理现象是(   )。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幻想
d.幻觉
18.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说明德育工作要遵循(   )。
a.因材施教原则
b.方向性原则
c.疏导原则
d.长善救失原则
19.教育学生“诚实守信”是属于(   )。
a.心理教育
b.政治教育
c.思想教育
d.道德教育
20.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负责,自己规划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知识和能力。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   )。
a.导生制
b.设计教学法
c.特朗普制
d.道尔顿制
21.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   )。
a.单轨学制
b.双轨学制
c.分支型学制
d.综合型学制
2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条例》规定,被撤销教师资格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的期限是自撤销之日起(   )。
a.2年内
b.3年内
c.4年内
d.5年内
23.师德的灵魂是(   )。
a.关爱学生
b.提高修养
c.加强反思
d.提高业务水平
24.不属于师德规范的是(   )。
a.爱国守法
b.舍己救人
c.终身学习
d.爱岗敬业
25.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中国教育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学校教育制度是(   )。
a.国学
b.私学
c.太学
d.乡学
26.师德建设最根本之处,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表现出(   )。
a.专业性
b.道德性
c.示范性
d.创造性
27.某学生学习英语“七”时,发出的总是汉语拼音字母“七”的音,这种心理现象是(   ):
a.原型启发
b.功能固着
c.晕轮效应
d.思维定势
2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   )。
a.育人为本
b.提高质量
c.促进公平
d.改革创新
三、多项选择题
29.集体教育模式是德育模式中的一种,它包括的内容有(   )。
a.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b.“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了集体”的教育体系
c.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式是集体教育
d.平行教育影响原则和前景教育原则
30.“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实际就是“以学生为本”,要求教育要(   )。
a.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
b.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
c.设计的课程适合学生的学习
d.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
31.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式和途径有(   )。
a.互访
b.家长会
c.民主评议
d.家长委员会
32.我国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包括(   )。
a.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b.掌握较宽广的文化、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c.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身心保健的知识与能力
d.具有正确的劳动关系观点、职业观念和初步的择业能力
33.下列关于学校文化所具有的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它是以有形的物质为载体的无形文化
b.它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的文化
c.它是一种有个性的文化
d.它是一种软约束性的文化
34.在合作教学法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包括(   )。
a.在上课前先决定并安排学生于学习小组中
b.评价学生的成就并帮助学生讨论他们合作进行的情形
c.督导合作学习小组的效果,适时介入以提供作业协助或增进人际及团体技巧
d.清楚描述课程目标,解释作业及目标结构
四、判断题
35.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群众性活动。(   )
36.我国现代第一个学制是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   )
37.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
38.教师职业道德构成中最重要的是教师职业道德认知。(   )
39.文化对教育既有推进作用又有阻碍作用。(   )
40.学校通过对学生优良品德的培养可以逐渐改变社会风气。(   )
41.学生诉讼必须以书面形式提出。(   )
42.“教然后知困”“困然后能自强也”强调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主要是终身学习。(   )
43.一般能力又称为智力。(   )
44.凡是课堂上发生的预设外的情况,教师都应该将其开发成课程资源,这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
45.终身学习是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基本内容。(   )
46.面对耀眼的玻璃墙反光,小黄产生了明适应,此时他的视觉感受性已提高了。(   )
五、简答题
47.简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
48.班主任应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49.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50.简述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六、论述题
51.在某乡村中学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晚自习铃声响了,初二某班教室里还是闹哄哄的。班长多次大声叫唤:“开始自习了,大家不要吵,否则老师看到了又要发脾气的。”可是几乎没人理睬她。班长非常焦急并跑到门口查看,发现值班老师很快到教室门口,情急之下,对着教室大声喊了一句“xxx来了。”这位男教师听到有学生直呼其名,走进教室,阴沉着脸问:“刚才谁叫我名字?”班长举起手,站起来刚想向老师解释时,只见这位男老师径直走过来不分青红皂白地就抽了班长两耳光,然后叫她滚出教室。班长伤心地哭着跑出教室,班主任因不知情一直没有找她谈话。周末回到家告诉了父母,但父母却责怪她“谁叫你直呼老师名字,打得好,下次就会长记性”。她心想也许自己真的错了,可又觉得委屈、悲愤。
(1)请运用师德及教育法规相关理论评价这位教师的行为。
(2)假如你是班主任,你将如何履行班主任职责,以便更好地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52.据《人民教育)(2015.3)报道,上海某学校举行千人祭祖大典,近800名中小学生在《孝亲敬老歌》和《跪羊图》的背景音乐中,现场向父母行三跪九叩大礼,并膝行至父母跟前聆听教诲。当时,不少父母眼泪夺眶而出,一时间,大礼堂内充斥着抽泣声。之后,全体师生三次举臂向父母集体发誓:“从今日起,永远真心地孝顺爸爸妈妈!”……
近年来,学校搞的孝敬父母的活动越来越多,动静越来越大,从给父母写一封信,直至上千学生汇聚操场上给父母同时洗脚,现在又出现上千人集体给父母三跪九叩齐发誓的场景,可以说是把这种“秀孝”活动推到了极致。
请根据心理学相关理论,分析孝敬父母这种态度的习得需要经历哪几个阶段,本案例中的学生处于哪个阶段?“秀孝”活动能否取得实效?请结合教育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原理.说明理由并提出合理建议。

济南凯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15502122221
中国 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