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年的美术高考大战马上拉开
据专家预测,今年的美考人数会再创新高
面对这么多的竞争对手
我们该如何准备才能打一场漂亮的美术高考战役呢
高考就是独木桥,拼的就是分数,尤其对于美术生来说,拿到专业合格证才是跨过第一步,而每年全国较少有将近30万美术高考是拿不到专业合格证的。一年的辛苦与花费也就付之东流了。
因为你不知道,美术高考中素描的丢分点到底是哪里,怎么才能少丢分甚至不丢分呢,哪些是必须要画的,哪些是根本没必要去表现的。说白了就是:天天都在练习,天天都不见提高,画来画去还是老样子,就是画不到点子上。这多么让人刻骨铭心的懊悔啊,那么我们就来细数高考素描的丢分点吧。
高考素描丢分点
很多同学都在考试后觉得自己应该能拿高分,可实际情况是高分的没有,并且是和自己预期的相差很远。
对于素描的丢分情况,其实是有迹可寻的。
1.造型结构知识不足。
你的画面并没有映出合理的造型比例关系,肌肉的生长规律也很奇怪,让审视者一看,就觉得你对内在结构理解是存在不足的,所以才造成画面在形象上显得就如同一张空洞的皮囊,骨点,肌肉,器官的位置不准确,或某些骨点、肌肉或器官的位置不准确的等等。
也就是因为你的造型结构知识不足。
这种因为对人物头部的造型结果以及视规律缺乏了解,也造成了一大丢分点。
2.机械学习。
就算某些同学在考前怀着临时抱佛脚的心态去研究过头部的结构知识,也曾“奋笔疾画”着去临摹过大量作品,可是由于没有注重自己的观察力培养,只是一味去拷贝模仿那些结构造型和招式,在考场之上,生搬硬套,也不动脑筋想想对方的特点和光线条件,结果就是生动性全无,只留死板。
这种显而易见的理性知识,机械的学习,就正好是让审视者看的你的感受力和观察力等于零,如此一来,不扣你的分都天理难容了。
所以,对于画的表现意义,理解有问题,也是扣分的源头。
3.表现手法不足。
头部的造型是有较开阔的大面,可也同样有不少细微的转折起伏,在五官等处相对独立的构造之间有相当紧密的联系,也就形成一个又高低疏密松紧变化的对立统一体。
可由于不善于把握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只放眼于局部刻画,到之后,就显得各部分孤立不相互联。不是为了深入而罗列细节去笔墨均衡,结果却也同样相反,画面没有整体,倒是让人觉得很琐碎,也没有显出大小强弱的呼应和转换变化,就是过分集中眼、鼻、嘴的精细描绘,显得一些边缘部分处理得草率粗糙。到头来,就是整体的协调性和完整性被破坏。
观察方法的问题,表现手法的不足,就是同学潜伏的又一丢分原因了。
4.缺乏经验。
一种难以高分的画卷,是因为画面的表达过程,让审视者觉得你缺乏条理,程序混乱,典型的画画步骤出了问题。
不言而喻,这就是同学的观察方法有缺点,对于取大先取小后、整体在前局部在后丝毫不知。
没有在平时的练习和学习中养成一个好习惯,缺乏步骤意识,也就是对于轻重缓急的分析和程序方法缺乏理解。
在学习美术时,我们一般是从素描开始来进行真正的绘画的,因而素描可以说是现代绘画的入门基础了。素描在学习中步骤比较简单,而要画好素描却需要拥有很高的艺术认识,以及很高的技法造诣。因而画好了素描,在以后的各种绘画当中都能表现出非常扎实的基本功。在素描阶段,学画者也需要认真练习,逐步掌握绘画的规律。在好的素描中,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是会超过摄影作品的,这是因为素描在图形中加进了人的视觉因素,这些视觉因素包括学习素描时必需要掌握的透视变形和虚实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