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传统经典《礼记》的第二十六篇《经解》中对易经有这样的描述,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故易之失贼,其为人也,絜静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也。”
2016年11月10日,素有“南邵北廖”的易学泰斗北易的掌门廖墨香来我院讲授《周易》与管理决策。课程开始时,萃辰天心国学传播集团总裁付健女士(印竹老师)多廖老作简单的介绍。
廖墨香教授出生于医易世家,酷爱中国传统周易术数,通览了民间、图书馆众多易学典籍,用数学家的睿智经过潜心多年研究。廖老师深悟“内圣外王”,在自己卓越的学术基础之上,不忘博施济众,提携后人。在1994年在天津首创“天津墨香传统文化责任有限公司”,开始了廖老师的为往圣继绝学之旅,经过廖老多年的培养,如今的墨香公司人才济济,出现了 刘文元、赵跃翔、徐震、等一批年轻有为、各有建树、不可多得的人才。2010年1月27日,于75华诞正式确立二十八位开山大弟子和三十六学生,其中付健也是廖老津津乐道的高徒。
廖老开场从《周易》的发展历史谈起,《周易》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班固《汉书﹒艺文志》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分别由 上古的伏羲,中古的文王,下古的孔子,才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易经。四库全书中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历法,兵法,算术,乐律,韵学,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入说,故易学至繁”。
廖老提到易的三易(不易,变易,简易)可以很好的融入管理学中。管理之道,贵于正确掌握其中的变易原则,从管理哲学,管理理论,管理技术三者关系而言,管理哲学史研究这种变易的纽带,它的发展和变化对管理理论,管理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之后,廖老又讲到如何应用易经的管理之道。系辞上中提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开物指揭示事物的本质或真相,成务指确定解决事物的方法,“冒”指包括之义。此段的意思是用易经来揭示事物的本质,确定解决事物的方法,包括天地的规律,如此而已。此提出了管理与决策的内涵。
廖老提到,决策分为“决”与“策”俩个步骤,即决定后,策划决定的执行。两者互为因果的作用,决定愈坚定,愈能深入策划。同时也是知行的关系。
管理是一个从决策到现实决策,到再决策的的过程,所谓决策就是寻求一种价值,作为改变环境,改善民生提升生活的一种方案,这一方案必须通过一定的时间过程来完成,者就必须牵及到起点和终点的问题,起点和终点之间具有连续性,管理就是一个连续的决策和实践过程。
最后廖老对管理者自身提出了要求,并为其开出了良方。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就是人们自身生命过程的管理,即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对自己身心健康的关注,人生价值的实现,古人强调正几修身的理念,这就一切管理的基础。
古人一再强调修身的作用,在论语中提到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可见修身对每个人的重要性及影响之深远!武汉萃辰天心国学传播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学传播学院,欢迎对国学感兴趣的来电咨询: 189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