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电视上无处不在的广告“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的手机,我们已见识到了,但是“充电6分钟,行驶200公里,寿命30年!”的新能源皮卡车,你相信吗?
近日,这则“充电6分钟,行驶200公里,寿命30年”的新能源皮卡车的新闻引起了小编的注意。据悉,该车采用珠海银隆钛酸锂电池技术。基于此,我们就从钛酸锂电池的角度,来分析“充电6分钟,行驶200公里”的可行性。
众所周知,在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上有锂离子生成,锂离子电解液从正极运动到负极,并嵌入到负极的层状结构微孔中,嵌入的锂离子越多,充电容量越高;在放电时,嵌在负极中的锂离子脱出,又运动回正极,回到正极的锂离子越多,放电容量越高。
快速充电是保证锂离子快速地从正极嵌出并快速的嵌入负极,不造成锂离子的沉积。但是在电流增大时,电极负极表面的sei膜会破裂,使电极材料和电解液相互反应。但是,快充过程中的温度升高,会促使电解液分解、电极上产生沉积物,导致可逆性降低,电池容量慢慢减少。
钛酸锂电池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意见。
支持者认为,钛酸锂电池适用于动力电池领域。此前,格力电器董明珠执意要并购珠海银隆,她看中的就是其钛酸锂电池技术。董明珠认为在储能领域有出色成绩的银隆势必将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有更大的成就。所以,此次“充电6分钟,行驶200公里”的银隆新能源皮卡车即是董明珠造车计划的第一步。
不过,反对者的观点也值得寻味。北京大学新能源材料与技术实验室主任、“十一五”863电动汽车动力锂电池项目负责人其鲁曾在公开场合明确表示:“钛酸锂电池可以作为电源或储能设备,但应用在电动汽车上作为电源并不合适。”他还强调,钛酸锂电池并不是先进技术,能量密度低,不适合作为动力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