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政策的实施效果


               二孩政策的实施效果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陆续放开单独二孩政策,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截止2014年12月,全国仅有不到100万对单独夫妇提出再生育申请,而此前的官方预计是每年增加200万人左右。
所以为了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2015年,中共全会公报允许普遍二孩政策: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在“单独二孩’政策基础上,此次二孩政策出台是生育政策调整的一大进步,对于提升生育率、扭转中国人口形势将产生积极作用。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将于2016年起正式实施。
实行后的调查数据显示,有生育二孩意愿的为20.5%,不想生育二孩的为53.3%,不确定是否生育二孩的为26.2%,不想和不确定生育二孩的家庭合计为79.5%。在发达省份和城市家庭中,生育二孩的意愿相对较低。从地区来看,北京和东部省份不想生育二孩的家庭比例据首;从家庭类型来看,城市普通家庭已有二孩的比例较低。国内超五成的一孩家庭无意生二孩,原因在于对孩子的教育,家庭社会经济状况、母亲的精力、成了重要影响因素。孩子上幼儿园以前是否有人帮助照料也是育龄家庭要考虑的问题。已有二孩家庭和一孩家庭父母愿意生育二孩的动机主要体现在,为了“家庭的快乐与完整”,“陪伴第一个孩子”和“想要儿女双全”。同时,目前二孩家庭对两个孩子的养育存在新的困惑,就是,如何与两个孩子建立和保持亲密的关系、如何处理两个孩子相处过程中的种种问题等。
  国内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4,这个水平已经非常接近国际上公认的1.3的“低生育陷阱”。历史经验表明,所有落入这一“陷阱”的,都没能再重新达到人口更替水平。虽然也有专家表示进入“低生育率陷阱”没有根据,但不可否认的是:人口是一个竞争力的基本要素。
   要实现二孩政策的预期目标,期间可能出现集中生育周期,需要过这个集中生育周期,就要调整基本服务规划布局,对医疗、卫生、教育等服务资源投入,明确0-3岁婴幼儿托育机构,发展托育服务事业,建立完善各级各类家长,学校,家庭,的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创新和丰富家庭教育的指导方式。 实现二孩政策,仅仅调整生育政策远远不够,还要完善相关服务政策,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