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收藏宜兴紫砂壶的常见误区,对于广大收藏爱好者来讲,在投资收藏紫砂壶作品时,要多提高自己的鉴定水平,以防陷入紫砂艺术收藏误区。下面厦门紫云台就为大家整理出常见的误区。
买壶前应该有个目的性,如:是想要寻常用的,还是要珍藏级的;想用来泡普洱的,还是泡铁观音的,等等。寻常用的壶大多在250毫升以内,而珍藏级的作品一般都是250毫升以上的。泡普洱茶的壶身和肚子可以大些,泥料的颜色可以深些,大小在150~250毫升。泡铁观音的要出水快些,壶壁薄些,壶身矮些,泥料颜色可以浅些,大小控制在100~150毫升。宜兴人喜欢喝当地的红茶,他们一般选择250~350毫升的大壶。至于350毫升以上的壶基本属于“观赏型”的壶了,实用性不大。
“土”的误区,过去人们认为用紫砂壶泡茶相当好,不失茶的原味。因为宜兴的紫砂泥料烧制后具有双重气孔结构,吸水率高,具有一般陶瓷器皿所缺乏的透气性。现在陶艺普及,不少人将紫砂泥料误认为就是一般紫色土或配制出来的“紫砂泥”,显然用它们做出来的“紫砂壶”在泡茶功能上是没有优势的。
“老”的误区,许多人以为紫砂壶越老越好,专门藏旧壶、老壶。市面上有两种造假方法,一是将泥料的表面作旧,方法是擦皮鞋油,像人手经常摸的样子,看上去有古旧感,或者用强酸腐蚀作旧;二是将紫砂壶涂上白水泥用水去泡,做成出土效果。其实,衡量一把紫砂壶收藏价值高低的关键还是看艺术价值,并非一定是越老越好。
“色”的误区,宜兴紫砂泥由于其矿区、矿层分布不同,其天然色泽多达几十种,非常奇妙。天然紫砂泥质有红泥,或称朱砂泥、紫泥、本山绿泥呈米黄色、天青泥堪称泥中黄金,出矿时呈绿颜色,十分难得和调砂泥等。但现在不少制壶者为了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在陶土里随意添加化学原料,最后制作出来的壶色彩虽艳,但泡茶就会有异味,其价值反而不高。
收藏紫砂壶,一定要多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以防陷入紫砂艺术收藏三大误区。一是“土”的误区。过去人们认为用紫砂壶泡茶相当好,不失茶的原味。因为宜兴的紫砂泥料烧制后具有双重气孔结构,吸水率高,具有一般陶瓷品所缺乏的透气性。现在陶艺普及,不少人将紫砂泥料误认为就是一般紫色土或配制出来的“紫砂泥”,用这种原料做出来的“紫砂壶”显然在泡茶功能上是没有优势的。二是“老”的误区。许多人以为紫砂壶越老越好,专门藏旧壶、老壶,因此造成市面上作旧的假壶横行。其实,衡量一把紫砂壶收藏价值高低的关键还是看艺术价值,并非一定是越老越好。三是“色”的误区。宜兴紫砂泥由于其矿区、矿层分布不同,其天然色泽多达几十种,非常奇妙。天然紫砂泥质有红泥,或称朱砂泥、紫泥、本山绿泥(呈米黄色)、天青泥(堪称泥中黄金,出矿时呈绿颜色,十分难得)等。但现在不少制壶者为了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在陶土里随意添加化学原料,最后制作出来的壶色彩虽艳,但泡出的茶却对身体有伤害。
以上就是厦门紫云台整理的关于收藏紫砂壶常见收藏误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