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感冒咽喉痛怎么办


立秋之后,不少人都会感冒。嗓子干、咽喉肿痛、发高烧……这个原因就是节气的变化给我们身体捣乱的。来看看善美缘中医老师是怎么讲的。
  立秋之后,有哪些“邪气”?
  中医专家的观点是,有“热邪”、“燥邪”,还有“寒邪”。
  初秋天气依旧很热,尤其是秋高气爽之后,空气透明度增加了,太阳当头照更会有种炙热感。
  这种“热邪”,会导致人体津液流失,使得经络流通载体不足,导致防御部队无法到达指定作战位置,就像运河里面的水干了,运兵船无法航行一样。同时,“热邪”导致津液流失,会加重干燥的状态,口鼻之处黏膜干燥,使得“外邪”容易侵入。
  这种“热邪”,和秋天的燥金之气结合,叫温燥。这是秋天一个重要的致病原因。
  而此时捣乱的另外一个“外邪”,就是“寒邪”,本来初秋之气,属微凉,不至于有“寒邪”。但是,现在有了空调,“寒邪”就严重了。而且,外面越热,身体越是毛孔张开、津液流失,屋子里面的“寒邪”越严重。
  这种空调“寒邪”,随时存在,这导致人们的身体随时受寒。这种“寒邪”,与秋天的燥金之气结合,叫凉燥。
  初秋防感冒的第一原则,就是要把空调的设定温度进行调整,不要像夏天开那么凉了,要提高温度。平时在家里,能不用空调,可以尽量不用空调。如果去商场,没办法决定空调设定温度,就要多带件衣服,进去就披上,出来就脱掉。
  初秋时节,还能用以下两种中医疗法来去“邪气”
  拔罐
  方法一:在有条件的地方,可用镊子夹住一小团棉球,蘸上95%的酒精(但不能太多,以湿润为度)左手握住罐体,罐口朝右下方向,随后把燃着的棉球伸入罐内燃烧l-2秒钟,快速取出,左手紧急把罐体送往穴位。注意在送往穴位的过程中,勿将罐口对准穴位,以免空气进入罐内,而是用罐底朝前去接近穴位,接触皮肤时,顺势快捷地将罐口扭转扣到穴位上,这样就紧紧吸住了。
  方法二:较为易用,就是取面粉10克,用水搅和成面团,捏成比罐口大的圆薄饼,贴到皮肤上,然后,用一团正燃烧旺盛的纸迅速丢进罐内,立即把罐盖在面饼上,这样吸引力更大,对第一次使用者来说,这样可防止不伤皮肤。
拔罐选穴:感冒是外感风邪侵袭人体的一种外感疾病,所以应选邪解表证的穴位,常用拨罐的部位是选三大穴位,一个是大椎穴,另二个分别是肺俞、风门穴,每天选穴两个,三个穴位交替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