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承兑汇票融资过程中存在哪些风险?新手必读!天下通商贸

商业承兑汇票融资过程中存在哪些风险?新手必读!企业融资过程中考虑的因素很多,除了融资成本外,还要考虑融资风险的大小(基于商业信用的商业票据风险比较大),融资规模的大小,融资机动性的优劣(商业汇票机动性较强),融资的方便程度,甚至还要考虑融资顺序的先后,融资对企业控制权的影响,融资时机恰当与否,以及其他因素等。
2007年以来,我国票据融资大幅下滑,固然有央行紧缩金融机构信贷规模的原因,主要还是由于票据融资的成本过高从而导致交易量大减。
个别金融机构的贴现利率甚至达到了1.8%的水平,低于当年半年期存款利率,这为融资性票据的滋生提供了“温床”。
为了解决临时的资金周转困难,获得足够的流动资金,票据债权企业可以将持有的应收票据向银行申请贴现,从而从银行取得一笔款项。
另外,对于银行限定了贷款额度的企业,利用应收票据贴现这种途径不失为一个变相获得借款的好渠道,其实质相当于企业从银行获得更多贷款额度。
在具有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的企业之间,特别是在关联企业之间,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做法就是互相开具商业承兑汇票,让债权企业用商业承兑汇票先向银行贴现,然后再将从银行取得的贴现款转划给原票据债务企业,从而达到原票据债务企业从银行融资的目的。这种融资是通过原票据债权企业而间接进行的。
对于票据到期后,可能是由原票据债务企业向银行偿还款项,也可能是由原票据债权企业向银行偿还,然后再向原票据债务企业收取款项。
而且,如果有必要的话,原票据债权企业可以让原票据债务企业就原票据金额重新再开具一张商业承兑汇票,从而循环上面的融资过程(当然,也可以以其他金额或新发生的交易金额来开具新的商业承兑汇票)。
文章来源(天下通商贸,微信手机同号1365724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