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到底属不属于版画,我们帮你答疑解惑。
一台家用喷墨打印机,可不可以用来创作数字版画呢?
用几分钟看完最近的内容,我不告诉你,你也会有答案了。
我们知道版画版种里按照版材分类,有8个版种,其中的数码版画(digital print)是在1991年左右出现且比较有争议的一种。其中的误区,也是较常见的误区,莫过于认为以基于数码打印技术,比如彩色打印,数码喷绘,高精高色域喷绘,制作的画面(有签名有限量)就叫版画。
对不起,完全错。无论是否有原作,这样的制品,绝大部分,都是印刷品。
最近之所以单拎印刷品出来做文章,起因是一个关于数码版画命名争议的小故事。在日本,漫画很流行,因此漫画艺术家会以「现代版画」、「美术品」的命名,来发行原画的印刷复制品。由于艺术家对市场的了解不深,过高的定价对漫画ip造成了伤害。因此集英社、小学馆等拥有漫画ip版权的出版社,就以更真实的命名「高精度复制原画」来定义自己出版的原画复制品,并以合理的价格销售。原因很简单,有基本操守的出版社非常清楚,这样的复制品毫无艺术创作负载其上,根本不配称为艺术品。
而大众会经常看到的所谓「艺术微喷」,其实较早来源于美国人研发的可以在水彩纸上喷墨打印的技术。由于水彩纸,版画纸等艺术创作常用的纸张与商业印刷器材用纸先天的目的不同,喷墨打印一直无法处理在艺术纸张上打印的难题,直到「艺术微喷」的出现,在艺术用纸上通过打印来复制美术作品才成为可能。
微喷技术的主要革新有两个:一是使用的「k3墨水」,它很稳定,有抗光防水效果,能使颜色维持一百年;另一个是高解析的喷墨技术,喷墨打印机可以把数量众多的微小墨滴精确地喷射在要打印的媒介上,它对墨滴控制能力强,所以容易实现高精度的打印。
但是数码微喷的廉价并不妨碍成熟艺术家以此发行自己作品的复制品。奈良美智就以微喷技术发行了一系列复制品。这系列复制品相比奈良美智的限量手工版画,价格低廉且易于购买,它的装饰功能其实要强于收藏价值。
所谓「复制版画」概念来源自日本。所谓复制,到底要有一幅「原作」,才可称复制。如果没有亲笔画就的原作,而只是比如以电脑创作,以机器喷绘,就连“复制画”都称不上了。
数字印刷品,无论电子文件输出,还是原作数字扫描后打印,都称不上版画。这与是否签名,是否限量无关。数码印刷输出是一种廉价的完成画面实物的方式,所以大部分购买数码印刷或者喷绘品的消费者其实明白,自己买的是那幅画框。
版画是以版画技法创作的艺术作品。版画家以外的艺术家,如果需要创作版画,都会借助版画工作室的创作力和经验,亲身参与到创作中,将自己的创造力通过版画技法表达出来。
话题回到有争议的数码版画概念,与其他版种相比,它不存在实物的版和制版的概念。数码版画艺术家是通过数码技术独有的表现力,和表现语言尝试艺术创作的人。
无论数码印刷,木刻版画,或者综合技法的版画,较重要的不是其手段,而是创作者们是否将自己的创作力融入手段和技法独特性,完成作品。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时,所收获的可称得上是画,相反,则是印刷品。
本文由上海明德丝印编辑发布,友情奉献.更多有关知识请点击:http://www.sh-md.cn/
我们将用较先进的技术.较真诚的态度.为您提供较为全面的服务.未经作者许可,任何人不得摘编、转载等,侵权必究!
http://www.sh-md.cn/ 上海明德 丝网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