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新研究“携手”纳米粒子能有效处理感染

  
 近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曲晓刚研究员课题组利用透明质酸(ha)包裹的石墨烯/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片层(gs)作为纳米载体,铁磁纳米粒子(mnps)作为催化剂,构建一种具有靶向性且能“按需”释放前药抗坏血酸(aa)的载药体系aa@gs@ha-mnps来处理感染。
过去几十年以来,感染性疾病已经成为世界上大的健康问题之一,引起人们持续的关注。目前,多被人们所接受的处理手段就是 。然而,它的滥用增加了敌人的耐药性,这将降低其效率,进而导致高的死亡率。
近年来,基于纳米粒子的药性传递体系通过对所感染微环境(酶的过量表达、ph的降低等)的可控响应来增强它的靶向、局部浓度及去除药性的过早释放,从而展现出解决耐受性这一问题的潜能。然而,当它形成生物被膜后,其处理效率也会受到限制,因为包含在一个保护基质中, 和纳米粒子很难渗透进去。  
在人体中,超过80%的感染与被膜的形成有关。被膜中的 通常能忍受常规的处理,而能进一步诱导被膜的形成。
因此,目前急需发展一种更有效的处理体系,它可能不需要它的参与,且几乎不能形成耐受性,能够很好地对抗被膜等日益增多且难以处理的 感染。  
近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曲晓刚研究员课题组利用透明质酸(ha)包裹的石墨烯/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片层(gs)作为纳米载体,铁磁纳米粒子(mnps)作为催化剂,构建一种具有靶向性且能“按需”释放前药抗坏血酸(aa)的载药体系aa@gs@ha-mnps来处理感染。
当载药纳米粒子到达感染位点后,包裹的透明质酸被目标所分泌的透明质酸酶降解,装载的aa逐渐释放,然后被粘附在膜表面的mnps催化产生高毒性的•oh。由于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光热性质,该体系可以实现化疗/光热协同处理作用。
该体系还拥有广谱性的处理性能,无论是对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还是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都具有很大的杀伤能力。另外,由于被膜成分可被•oh降解,该体系还能有效地分散顽固的生物被膜,并杀死受其保护的敌人。(信息来源:国盛石墨)
戳进去,更精彩~
<p microsoft="" font-size:="" background-color:="" white-space:="" img="" src="http://www.shhjcarbon.com/data/7u10294/public/201807/20180728/2018072810363494081.gif" span="" p="" font-size:17px;letter-spacing:0.544px;text-align:justify;white-space:normal;background-color:#ffffff;line-height:26px;color:#666666;box-sizing:border-box="" !important;"="" style="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20px; padding: 0px; line-height: 26px; color: rgb(102, 102, 102); font-family: 'microsoft yahei', simsun, arial; font-size: 14px; font-variant-ligatures: normal; orphans: 2; white-space: normal; widows: 2; max-width: 100%; clear: both; min-height: 1em;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