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刚拿下周杰伦所有音乐和mv版权而引起了巨大反响的快手,又宣布投资百亿建数据中心。
6月6日,快手公司投资100亿元人民币在乌兰察布市自建数据中心,部署约30万台服务器,规模跻身国内数据中心硬件储备第二梯队。
ofweek维科网
建成后这个中心的容量相当于300万个国家图书馆,主要用于大数据和ai训练,这或许是国内最大的专为人工智能、大数据打造的数据中心。
用ai记录生活
快手诞生于2011年3月,是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产品,前身叫“gif快手”,最初是一款用来制作、分享gif图片的手机应用。2012年11月,快手从纯粹的工具应用转型为短视频社区,用于用户记录和分享生产、生活的平台。
在很多人看来,快手就是一家短视频公司,提到快手就会想到短视频、社区、直播、老铁等,但实际上,ai已经渗透到这家公司的方方面面。
快手的界面十分简洁,但是用户却能准确地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背后正是ai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在内容推荐上,快手内部有一个“基尼系数”指标,本来是经济学上关于贫富差距的名词,快手用来做内容分发,确保每个人都有平等的被世界看到的机会,要实现这一点要对海量视频数据进行大量的训练。
快手的推荐算法的核心是理解,包括理解内容的属性,理解人的属性,人和内容历史上的交互数据,然后通过一个模型,预估内容与用户之间匹配的程度。
此外,ar拍摄、“快手时光机”魔法表情等创新应用也是基于ai实现。
用户视频上传后、发布前,会有机器视觉算法进行检测,如果检测到视频有缺陷,比如光线模糊、画面昏暗、脏镜头等问题,算法会对其进行矫正。
快手还有ai实现智能字幕、智能配乐、ai生成音乐等功能。用户在进行内容创作时,ai应用的一部分要在用户手机端完成,为解决ai技术运行受限于用户设备性能的问题,快手自研了ycnn深度推理学习引擎。
对于快手的定位,早在2017年,快手创始人宿华就在一次分享中表示,快手是一家用ai服务用户的公司。
清华学霸退学从事ai
宿华,快手创始人兼ceo,1982年出生于湖南永顺,清华大学毕业。
小时候的宿华就聪慧过人,三岁就能够完整诵木兰诗。有次,宿华的父亲看到电视上播放小霸王学习机的广告,于是便买了一个帮助宿华好好学习。也正是这一举动,改变了宿华的一生。
小霸王学习机不仅可以用来学习,还可以编写代码,甚至还可以打游戏。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宿华迷上了游戏,而且他还开始尝试写代码,想破译游戏买装备。
虽然沉迷于打游戏,但聪慧过人的宿华在学习上从来没有掉过队。2000年他以超出一本线100多分的成绩考入清华软件学院。当宿华读博时,他惊讶地发现北京的房价越涨越离谱。
面对高昂的房价,再想到家人,宿华有点动摇了。后来,宿华从清华大学博士退学后,先后在谷歌、百度等领先的互联网公司负责搜索和推荐算法,系统架构等后端技术研发。
之后自己进行创业,快手是他第三次创业,用五年的时间打造出全球最大的短视频社区,累计超过七亿用户,公司估值超250亿美元。
在一次分享会中宿华表示,快手是一家用ai服务用户的公司,“我2006 年时加入谷歌,做ai 相关工作已经10 年时间。当年和谷歌的同事一起研究和应用ai 技术,后来我开始自己创业,也基本都和人工智能相关。”
业务快速增长,租赁模式难以满足需求
随着5g、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5g带来的低延时、高带宽的网络设施让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受到广泛欢迎。
今年春节期间快手拿下央视春晚,直播累计观看人次7.8亿,最高同时在线人数2524万,“视频+点赞”在直播期间一共有639亿次红包互动,再破记录。
快手的数据会进一步“膨胀”,对数据中心的需求会日益增长,要求则会越来越高。
对于绝大多数公司来说,都是采取租赁的方式,对于自建数据中心来说往往可能会更适合数据量庞大的互联网企业,并且自建数据中心的成本肯定比租赁要高出很多很多,租赁数据中心这种方式往往受到了中小企业以及创业公司的青睐。
ofweek维科网
快手在国内短视频行业第一个自建数据中心,最直接的原因,是因为业务增长太快,传统的租赁模式已很难满足业务所需。
而企业想要建数据中心,不管是时间成本还是金钱成本都非常高。
中国第一代“现代idc”架构师入职快手
2019年4月,中国第一代“现代idc”架构师张子坚入职快手,担任快手数据中心技术负责人。
张子坚曾先后在百度、美团等公司任职。2007年到2015年初在百度负责自建idc相关工作,作为技术团队主要负责人参与了百度截至2015年所有自建idc工作,包括容纳15万台服务器、当时亚洲最大、采取自建模式的阳泉数据中心。
加入快手后,张子坚负责快手“idc、网络、服务器”等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业务的技术管理工作。
张子坚介绍称,新一代互联网公司增长速度更快,但同时互联网成熟后未来业务需求更加明确,因此互联网企业不能再用老的眼光去布局数据中心,即有了需求再扩容数据中心,这样做就会有“小而多”的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碎片化,调整与扩容会很困难,且运营成本高,难以满足长远发展。
因此快手“站在未来去看现在”,面向未来三五年布局数据中心,乌兰察布数据中心就是这一思维下的抉择。
数据中心聚集地:南贵北乌
众所周知,服务器对环境的要求非常高,太冷了会容易损坏,太热了有容易死机,太潮湿了芯片等硬件会受到影响,所以数据中心的选址非常重要。
随着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也呈爆发式增长,服务器存储的数据越多越多,服务器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发热情况严重,贵阳和乌兰察布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凉爽舒适的气候,资源丰富的电力等优势条件,使得这两个地方成为我国重要的数据中心聚集地。
2017年7月,苹果宣布在贵州建立中国南方数据中心;2018年2月,苹果宣布将在内蒙古的乌兰察布建设在中国北方的数据中心。从此之后,便奠定了“南贵北乌”大数据中心的发展方向。
现在华为、阿里巴巴、腾讯、苹果、谷歌等世界级的互联网企业都在了贵阳建有自己的办公楼房。在快手前,华为、阿里和苹果等公司的11个数据中心项目已在乌兰察布落地,总投资规模达到357亿元,服务器规模150万台。
乌兰察布大数据中心是快手第一个自建超大规模互联网数据中心,据悉,该数据中心由快手技术团队自主研发,独立完成整体的概念设计,预计明年投入使用。该项目将支撑快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平台,为快手的长期发展提供充裕的资源保障。
作为视频与ai头部企业,快手在乌兰察布的数据中心也将给当地大数据产业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OFweek人工智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