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酸枝半成品一直以追求神韵为宗旨,风格典雅,朴实大方。这一时期的家具品类齐全,而且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它外观形体简朴对称、线条流畅,天然材色、纹理宜人,在制作过程中常采用雕刻、榫卯、镶嵌、曲线等传统工艺,特别喜好用攒斗和雕刻手法,在家具醒目部位加以点缀。明代的工匠已能充分运作多种多样的线脚来体现造型优美,具体表现在置物的平面和承重的腿足上。
桌面都采用“冰盘沿”或上下对称的线脚,腿足无论方圆,其断面方非一式,圆非一相,形式非常丰富。比如三弯腿,工匠将桌类家具的腿柱上段与下段过渡处向里挖成弯折状,弯腿家具的足部多为内翻成蹄形。到了明末清初,中国家具已在造型和装饰上对欧洲产生重大影响。欧洲宫廷家具中的沙发、桌、柜等,很多都是借用大红酸枝半成品的三弯腿造型,这种风格至今还流行不衰。
在一般人的认知中,大红酸枝半成品结构简洁、线条流畅、旗帜鲜明地走极简风,“这是一种误识,明代也有很复杂的家具。”“从上博收藏的传世之物和各种文献资料考据,明代不乏制作繁复的家具,只是流传下来的以简约风格为多,所以人们才有了这样的认识。”
大红酸枝半成品简练质朴的结构特征一直到清康熙时期都得到很好的传承和保持。到雍正、乾隆至嘉庆年间,随着经济迎来繁荣昌盛,国力也逐渐走强,奢靡之风随之流行。宫廷、权贵转而喜好纤琐繁缛的家具,以此来炫耀富足华贵。所以,清代家具注重体量,提倡繁纹重饰,在装饰上求多求满,雕刻、镶嵌等多种工艺与多种材质结合,形成富丽豪华的重彩风格。
清代受外来文化影响多,满人本身审美就与汉人不同,后来又有传教士来华,欧洲风格随之进入中国,这也导致此时期的家具追求豪华,欧洲洛可可艺术风格非常明显。可惜的是,大红酸枝半成品在清代晚期自道光至清末,国力走衰,精雅的人文生活不复兴盛,统治阶层对品牌的需求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在减少降低,由此直接导致中国传统古典家具业走向衰蔽。此时期,上乘佳作已难觅踪迹,家具不论形式还是做工,都趋向庸俗和粗陋。
公司名称: 凭祥市鸿翔阁红木家具店
联 系 人: 吴华国 (先生)
公司地址:凭祥市南山亿展红木市场h栋10号
公司网址: /
13617875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