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二师兄研究所》第4期不可否认,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已经走入了一条快车道。特别是在自主品牌汽车高端化领域,诸如长城wey、吉利领克都完成了从廉价车走向高端路线的转型。其实,早在十二年前,奇瑞就开始动身打造了一个高端品牌——观致。但是,在十二年后的今天,观致汽车早已沉沦,曾经的“高端品质”只能在联动云共享汽车上窥见一斑。为何观致汽车会沦落到以共享汽车续命?这还得从观致品牌的内核说起:市场定位出错,消费者难以看到品质内核观致在面世之后,就打破了国产品牌logo的常规操作。采用了独特的方形logo设计,英文名“qoros”中的“q”字母被运用在logo最为显眼的位置,寓意quality质量。这也为观致的品牌基调打下了高质量的标签。同时,这样的品牌基调也成为了“杀死”观致的“帮凶”。在2013年,观致推出了首款a级轿车——观致3。这辆车也被寄以厚望,但这辆车的市场表现却为观致泼了一盆冷水:由于9.89-15.39万的售价过高,与众多同级别合资品牌车型售价重叠,导致消费者难以接受。其实,观致3的表现,确实如同大多数媒体所说的一样厚道,无论是制造工艺还是用料水准,都达到或超过了合资品牌的水平。并且,观致3是国产品牌中首辆获得欧洲e-n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