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刷朋友圈无意发现又出现一个新的微商品牌,同时做阿胶糕,洗护用品和眼膜,笔者私信问他,他说是自己的品牌,团队几百号人了,确实,发现近期有发展个几百人,上千人的微商团队,都在蠢蠢欲动想去贴牌,不甘于为强势品牌做渠道,而想做属于自己的产品,以期望获得更高的利润和长远的控制权。
所以现在笔者们看到微商渠道涌现出数以千计,甚至以万计的各种品牌,涵盖化妆品,食品,保健品,内衣,日用品等,这让笔者想到10几年前,笔者的家乡晋江涌现出几千个鞋服的品牌,几乎每个品牌都是一勾一划像那个什么克,然后请个明星,上个央视,开始招商圈钱。
如今呢?只有安踏老大踩着几千个倒下的鞋服品牌的尸体跨入了百亿门槛,旁边连李宁也奄奄一息,这就是当年鞋服品牌的开花盛况到今天的洗尽铅华。有多少曾经风光的鞋服企业老板,如今破产,跑路?也有点当年深圳山寨机几千个品牌盛行,后来被红米全部收割的味道。当年红遍天猫的淘品牌,如今剩下几个?
以史为鉴,每一个新的渠道兴起,都会伴有巨大的渠道红利。30年前如果开始做实体店的,不管卖什么货,当时很容易成为万元户了。10年前开始做电商的,也是有了先发优势,不少年轻人狠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