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桥也出了个“王宝强”,呵呵,挺王派做的新闻么?


柯桥有个王宝强,是坂湖公园的“知名艺人”。“知名”有两个原因,一是他有唱莲花落的绝活,每次开唱,周边几个村的“粉丝”都会赶来捧场;二是他在坂湖边生活了半个多世纪,沧海桑田的变化都被他编进莲花落,唱出坂湖居民的幸福生活,也唱醒一些不懂珍惜的“糊涂人”。今年8月,柯桥区治水办发起“百姓说治水”活动,王宝强兴冲冲地捧着自己原创的莲花落《咱们坂湖好风光》来投稿。这是他在坂湖边散步时“有感而发”写的:“如今大小坂湖治理得这么漂亮,咱老百姓心里高兴啊!”
唱出了坂湖“前世今生”
54岁的王宝强,这辈子只离开过坂湖一次。2010年他居住的上午头村拆迁,安置房依旧建在老地段。王宝强带着全家出去租房子住,临走前,他深情望着大小坂湖:湖水清澈,波光粼粼,似是回到了童年记忆中的样子。“等我们回来时,它会变得怎样呢?希望和杭州西湖一样漂亮。”
2015年5月,满怀期待的王宝强一家重新住回了坂湖边,印入眼帘的坂湖公园没有让他失望。“游步道、回廊、凉亭都建好了,工人们正在种花,景色比我想象中还要美,以后是个唱戏的好地方!”以湖造景,是锦上添花的一笔。公园的建成,使大小坂湖重新焕发生机。
夏日的晚上,坂湖公园最热闹,除了周边的居民,还有特地开车赶来的游人。这一幕幕被王宝强捕捉下来,成为鲜活的素材:“这个话‘国泰喂~咱去打球哉!’那个话‘民安喂~咱去跑步哉!’还有一班女婆婆,来得个起蹦头起忙头。这个话‘春香,夏香喂~快些咱去跳舞哉!’那个话‘秋香,冬香喂~咱到八角凉亭去听戏文哉!’”
在王宝强看来,如今丰富多彩的“夜生活”,老百姓能在湖边快乐跳舞、休憩,都是加强环境治理、推进“五水共治”的功劳,应该感恩和珍惜。上世纪90年代,大小坂湖没有逃过被污染的厄运,湖水黑得发亮,臭味堪比烂水沟。王宝强曾在一家印染厂工作过一段时间。据他了解,“当时工业污水处理要求没现在那么高。”
直到2007年左右,大小坂湖附近的印染厂陆续整治、搬迁。“有的搬到滨海,有的搬到柯北,剩下的都要求污水达标入管网。”王宝强回忆,“上面经常来检查,逼得工厂在污水处理上不敢有丝毫马虎。”后来,“河道实行河长制,村、街道干部分片、分区做河长、监管员,清除河道淤泥、水草、垃圾、违法建筑……”
从治水到治岸,从截污纳管到长效管护,大小坂湖一点点恢复了往昔的模样,鱼虾回来了,居民脸上的笑容也回来了。“‘五水共治’决策好,保护绿水和青山,造福人民保安康。”王宝强用最朴实的话做了总结。
“听伊唱几遍,马上晓得哉”
“我先吃饭了啊!等下去晚了,场地要被别人占去的。”王宝强把每次“演出”都看得很重,吃饭前就把大音响拖出来调音,话筒准备2个,矿泉水带个4、5瓶,七件子、纸扇等道具分袋装好,吃饭连酒都不喝。
晚上7点前后,王宝强准时出现在坂湖公园的凉亭里,话筒一架,架势一摆,还真有几分胡兆海的样子。“竹板得答琴瑟起,满怀豪情唱人心。坂湖景色好风光,三月春风暖人心。”开嗓第一首便是自创的《咱们坂湖好风光》,唱罢,凉亭内外已经黑压压站了五六十个听众,大部分是每晚都来的“固定戏迷”。
“他是厉害。现在的形势,被他这么一唱,我们很容易理解。”同样是上午头村的戏曲爱好者,53岁的王华娟自称“唱不过”王宝强,因为他会原创。
王宝强在莲花落中尤其强调“举手之劳”,他说,打造干净的河道不容易,平时要靠老百姓自觉保护,但总有一些年纪大、文化水平低的人还保留着陋习,随地扔垃圾,去河里洗拖把等。“垃圾不可随地抛、举手之劳不可忘。河道清洁也重要,拖把洗衣家里忙。”这些话,是专门唱给他们听的。
“什么叫‘五水共治’,什么叫‘垃圾分类’,听伊唱几遍,马上晓得哉!”王宝强的粉丝王华娟请记者随时去他们小区看,“很干净的,大家都很支持也很配合环境治理工作,偶尔有人贪图方便不注意,提醒一下也会虚心接受。”
54岁周玉贤也是戏曲爱好者圈子里的成员,在王宝强表演的时候,她边听边和人聊天:“形势真当好,现在变得这么漂亮了,得实惠的都是我们老百姓啊。”这样的话,在家长里短的唠嗑中,很容易引发共鸣。
王宝强每次听到这样的话都会乐,“要是个个都能这么想,我的目的就达到了。”他说,以后他还会继续编下去、唱下去,让更多的老百姓知道保护绿水青山不只是政府的事,也是每个人的分内事。

强烈支持楼主ing……
寓教于乐,好!
不错。不错。支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