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礁山港采访回来,我想到了绍兴的贺家池(本报去年5月曾作报道)。一个大湖的消失,一片海港的沦陷,阐述的是相似的命题:人与家园。
两者的命运相似:都有过美好的过去,经历着惨痛的现实,在工业文明冲击下遭到破坏,走向衰落。
我们因此付出的代价,是惨痛的。
我们记录他们的变迁,不仅仅是一种对家园情结的怀念,更是一种反思。在我们身边,在过去或现在,海港被填,古宅被拆,三川迁移,太多消逝的人情与风景,取而代之的是高楼,是烟囱,是厂房,是机器,还有垃圾。
在人与家园的联系已经变得冰冷而遥远的今天,或许你应该去参观一下礁山港。只有在那如山的垃圾、刺鼻的气味下,我们才会对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生出更多的思考,对自然生出更多的敬畏,对家园生出更多的感恩。
当然,哲学上说,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但道路是迂回曲折的。在遭受巨大的教训之后,但愿我们的子孙不再经历相同的循环。
钱江晚报 史春波
http://qjwb.zjol.com.cn/html/201 ... _2937092.htm?div=-1
等群贤路东延到上虞就知道能恢复成什么样了,反正稍微整一下的,别抱期望
http://epaper.shaoxing.com.cn/sx ... content_1021609.htm
这是今天绍兴日报上的文章,贺家池将成“山水田林湖”。记者到过贺家池吗?莫非在贺家池把垃圾堆成山,不然哪来的山?最近的称山也在两公里以外。这种报道骗一下上级领导还可以,骗绍兴人民自己那就没有必要。只会让人看笑话。绍兴把大湖折腾成“山水田林湖”的经验是不是应该向杭州的西湖甚至全国推广。今日凤凰网新闻头条就是习总书记的指示“农村要留得住青山绿水”。绍兴市政府在贺家池毁湖造田,倒建筑泥浆。是用这种方式领会党中央的精神!?
人民期待是的原来4000亩的大湖贺家池。而不是什么“山水田林湖”。最动听的名字也掩盖不了糟蹋贺家池的事实。杭州如果没有西湖还称得上人间天堂?萧山完全恢复了湘湖,为什么绍兴要在贺家池造田造林造路,国家的水法、土地法明明白白写着不准围湖造田,已围的都要退还。国法的威严在哪里?政府视国法如儿戏,公信力何在!?
我只能说各位保护贺家池人士,毅力和勇气可嘉,我是支持你们的。只是现在为止已经没法了,只能深表遗憾。
http://epaper.shaoxing.com.cn/sx ... content_1021609.htm 贺家池将成“山水林田湖” ,这或许是不久的将来,姑且相信一回。
填在贺家池的生活、建造垃圾什么时候大面积清理过?,要不是鬼在帮忙清理,有些数据估计是灵道座在办公室里想出来的。
在我看来各种形式的上访渠道都已经试过了,小如绍兴媒体大至中央媒体都已经有过相关报道,现在只能说效果有限。地方主政的掌控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