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烈日下的九江人


盛夏倾城,烈日当空,他们坚守岗位,接受烈日“烤”验,成为一道最美丽的风景。在浔城开启“烧烤”模式的这几天,记者记录下了他们的汗水与足迹,向他们致敬,让关爱与他们同行。
完全被汗水浸湿的警服(记者 刘家/摄)
挥汗如雨保畅通
连续几天的高温天气,在浔城街头,高温炙烤下的路面仿佛一个巨大的“蒸笼”。在每个十字路口和交通要道,交警大队的民警依然默默地坚守着,他们用汗水换来了交通顺畅,确保过往车辆安全通行。
“交警同志,现在大堤上能通车吗?”“可以通行!”7月25日上午,正在永安大堤上值勤的交警二大队四中队副中队长袁野回答一辆正驶向大堤的车主询问,疏导交通。早上一个小时的执勤任务下来,汗水早已湿透了袁野的衣衫。“高温下执勤,衣服湿了干,干了湿,实在太正常了。”袁野说,在高温天气下,交警们只能通过多喝水来降温防暑。
带电作业工人全身被汗水湿透
决战高温送清凉
户外40摄氏度以上的炙烤、厚实沉重的工作服贴身、烈日下爬杆高空作业、滚烫的金属器件,没有上班时间没有下班时间,无论凌晨还是半夜都要尽快让居民清凉起来……他们就是炎热盛夏里的电力抢修工。
高温高负荷,对电力保障的压力持续加大,故障抢修量也直线上升。九江供电公司配电运维一班班长张春云翻着工作日志,放眼望去全是加班记录:周一,裕华市场,从下午六点工作到第二天凌晨三点;周三,城市花园,从晚上八点工作到十一点半……
与行人清凉的夏日打扮相比,维修师傅们可谓是“全副武装”——卡其色的棉质工作服长袖长裤,头上还戴着安全帽。“其实我们还算好的,最热的是带电班。”张春云介绍,有些维修是带电作业,这就需要电力工人在工装外再穿上一层橡胶绝缘服,“不要说在电线杆上作业,就刚穿上就要热出一身汗。”太阳直射下,电线杆上的温度还远高于40℃,人一下来就跟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把美食送到空调房
带着头盔,背着一个长达半米、足有三斤重的红色大包,陈师傅满头大汗。他卸下包裹,取出餐品,咧嘴笑着说:“先生,祝你用餐愉快。”
这就是陈师傅的工作——一个专职外卖员。在这炎炎夏日,有人懒得出门、更懒得做饭,但没有人会懒得吃。那是因为有人会把全九江的美食都送到他们的空调房里。“辛苦那也没办法,我们就是做这行的。”说这话时,陈师傅脸上还挂着笑容。
九江站助理值班员熊鸿彪正在确认发车信号(记者 张驰/摄)
高温下的“旗语者”
7月25日11时10分,九江火车站的站台被38摄氏度的高温烘烤着。烈日下,信号楼内的工作人员正密切关注着即将通过的列车,“动车D6345次,一道通过,信号好了!”对讲机里传来清晰明确的指令,“收到!”熊鸿彪回复后放下对讲机,伫立在火车站台上,右手开始挥舞着一把绿色信号旗,与此同时一列动车缓缓启动、向前驶去。
今年47岁的熊鸿彪是九江车务段的一名行车助理值班员,专门负责接发列车,因主要工作工具就是一红一绿两面信号旗,又被昵称为“旗语者”。“工作其实比较枯燥,不过我也习惯了。”熊鸿彪笑着说道,从2005年来到九江车务段,他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干了12年。行车助理值班员的办公室是站台顶头的一间小屋,不到6平方米大的房间里只有一张办公桌和一个办公柜,最引人注目的是墙上醒目的规章制度以及安全目标。“这个安全天数我们每天晚上都会更新。”熊鸿彪指着墙上挂的安全天数告诉记者,每到晚上平安无事地交接班时,就可以在安全天数上增加一天,那是最让他们有成就感的时刻。

沙发,板凳都没偶的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