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区“人大代表见面日”主题活动纪实


在黄州区,人大代表“访民情、听民声、察民意、纳民言,集民智、办民需、解民困、遂民愿”,犹如一缕缕温暖的春风,让百姓感受到今年的春天格外美丽,春光更加明媚。
这是黄州区“人大代表见面日”主题活动。
3月中旬,这一活动被全国数十家媒体转载,产生广泛社会影响,出现轰动效应……
搭建新平台,代表履职制度化
闭会期间人大代表活动既是一个老课题,又是一张新试卷。人大代表为百姓代言、为政府分忧的抓手在哪儿?怎样抓才有特色、见实效?怎样代表人民意志履行职责,让人民群众真正满意?
新一届黄州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就开始思考这些问题。
“要确立好人大代表活动主题,建好体制机制,走有特色、见实效之路。”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骆志勇抛出思路,鼓励大家开动脑筋,调查研究,大胆设想。
区人大常委会邀请人大工作者和部分人大代表座谈商议,征询并汇集良策;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傅明山两次召开常委会主任会议,专题讨论研究。
“树从根上吸取营养,金点子从群众中找到。”代表在闭会期间履行职责、密切联系群众活动的途径渐渐清淅起来——
主题:建设都市区·代表在行动。这既围绕区委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又朴实贴切,易于操作,蕴含价值取向。
内容:五比五看。比学习,看谁履职知识提升快;比作风,看谁与群众联系紧;比尽责,看谁履职能力强;比业绩,看谁岗位贡献大;比担当,看谁服务中心多。
载体:月访季议年评。每月1至5日为月访(见面日)时间,每个代表到原选区走访3至5名选民。每季度末的季议,对代表在月访中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分类处理。年底的年评在12月4日“宪法日”进行,人大代表到原选区的选民代表大会述职,接受质询和满意度测评。
抓手:五宣五听五述。“见面日”代表进百家门、代百家言、解百家难、添百家欢,在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增进群众福祉、解决群众疾苦、化解群众纠纷、密切党群关系6个方面发挥作用……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今年初,黄州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建设都市区·代表在行动”履职实践活动的方案》《关于建立“人大代表见面日”活动制度的方案》新鲜出炉。
区委常委专题会议审议通过,区委办公室迅速转发。骆志勇要求:全区人大代表要积极参加“建设都市区·代表在行动”履职实践活动,在联系群众上见真情,在建设都市区上比奉献。
3月1日起,全区人大代表纷纷下农村、进社区、去企业、到学校,深入各自的原选区开启“人大代表见面日”序幕,在履职的新平台上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创建新机制,代表履职规范化
3月下旬,陈策楼镇李家塆村开始退池还湖,打造生态湖泊。村支书郑兴平说:“这个金点子,出自骆书记。”
两周前,骆志勇以普通人大代表身份,参加“人大代表见面日”活动,来到原选区李家塆村。说是“见面”,却更像一场“面试”,“考官”是9名选民代表,“考生”则是骆志勇。他向“考官”汇报自己的履职情况,并就发展集体经济、建设美丽乡村、精准扶贫等议题,与选民展开热烈讨论。
“我们村里200亩鱼池承包给11个农户,村集体一年只收取2万元承包费,很多群众有意见。”一位选民说。
作为在这儿当选的区人大代表,李家塆是骆志勇的“娘家”;作为区委书记,这儿是他的“美丽乡村建设”联系点,他对“娘家”的情况了如指掌。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听起来很复杂,其实就是做加法、做减法,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骆志勇说,“我们李家塆村有水产品养殖资源,产出的却是低端产品。我建议,做好承包户的工作,妥善处理承包合同,收回全部鱼池,建设集休闲健身、生态观光、餐饮娱乐、旅游度假于一体的垂钓基地。”
骆志勇话音刚落,9位选民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
……
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与心的沟通中,骆志勇把“见面日”的“五宣五听五述”落到了实处。
哪“五宣五听五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关法律法规、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大决议决定、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听取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评价、对本地本单位经济社会发展的评判、存在的突出问题、社会反响较大的热点问题、加强和改进人大及其他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向选民报告本人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人大决定决议、联系和服务群众、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和个人自身修为的情况。
“如今的人大代表见得到、叫得动,对群众的事儿抓得实、办得好。”这是赤壁街道建新社区党委书记张楚华对“见面日”的评价。他说:“人大代表重要的履职在会上,众多的履职在会后。”
建新社区是区长胡凯的选区。3月5日,胡凯来到选民当中,听到大家纷纷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叫好,为完善城区环境卫生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建言献策,他深受感动,连夜起草了成立“黄州区城管执法局”的建议。他说:“人大代表只有深入选区、深入选民、深入实践,才能反映和代表人民的意志,才能更好地发挥代表作用。”
开辟新途径,代表履职常态化
走进陶店乡茶园村选民龙松柏家中,傅明山见其借钱治病,房子年久失修,当即捐款300元,随后跟相关部门联系,为其落实提高医疗救助标准、危房改造资金。他说:“口头上的嘘寒问暖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黄州湖滨酒店总经理袁新来到路口镇土库塆村选区,走访建档立卡的精准扶贫户的选民,捐赠1万元购买春耕物资……
国宇医药公司总经理张国斌见南湖街道榨舟街社区大部分耕地被南湖工业园征用,一些居民待业在家,他答应在南湖开办分公司。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黄商集团董事长樊汉民认为,把这句古训用到对代表工作的理解上就是:代表受人民之托,就要忠实履行职责,切实为人民说话、办事,对人民负责。在堵城镇军岭村,他与选民签订“农超对接”协议,收购当地农民的鸡蛋、蔬菜等农副土特产品。
3月初的“见面日”,183名人大代表分别与638个选民“掏心窝子”,共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120个,搜集9大类意见、建议335条,涉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后备干部培养、农田水利设施整修、农村卫生环境整治、农村供电供水设施改造、失地农民社会保险、农民因灾因病返贫救助等。
对这些问题,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专班进行梳理,拟以代表意见、建议的形式,提交“一府两院”办理,让“见面日”活动见实效,选民得实惠。
选民汪幼民说,“见面日”起掀亲民风、务实风、严谨风,激发代表履职新活力,使代表履职的根基更加坚实,代表工作的特色更加鲜明,人大工作的实效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