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在农村长大,爷爷叫我见到同村的长辈就要打招呼,但没告诉我啥关系,怎么叫。然后我就随便称呼,年纪大的叫婆婆,再大点叫太太,中年女性叫大妈,小点的叫阿姨,也可以直接叫妈妈,小时后不懂事,也就没觉得,但现在不好乱认妈了。在对男性称呼上,我就有点犯迷糊了,上年纪的叫爷爷准没错,中年的因为大小一下子不好分,见人就叫爸爸,这儿子做的,不过大家也不在意这些细节,直夸懂事。现在一想起来,觉得尴尬。特别是遇到一对,先叫阿姨,然后阿姨的丈夫怎么称呼?绍兴话叫叔叔,又怪怪的,所以小时候,直接叫爸爸,现在想想,尴尬症都犯了。所以我想问问我们达绍兴对长辈的叫法如何才正宗?
小时候叫可以,长大了没必要这样叫,可以按同辈人名字的叫法,如张三La爹,李四La妈。
绍兴称呼是不大正规,基本上都是称呼孩子的XX,这个称呼没错但缺乏尊重,基本上就是陈述事实,北方对人的称呼词汇就丰富多了,什么伯伯,叔叔,婶子,妗子,嫂子,姑父,姨父,绍兴也有姑爹一类的,但用的少。小时候叫爸爸无所谓,大了肯定喊不出口。
年纪大的婆婆公公,中年的叔叔阿姨
这也不错,但只适合熟的,如果换陌生的,是不是只能叫师傅啦
地板的见解合理。
爸爸、妈妈、哥哥、姐姐这些称呼比较专一,一般不便乱叫。
公公、婆婆、伯伯、叔叔、阿姨、大哥、大姐比较泛指,对不认识人的尊称,按对不同的年龄差,用这些称呼比较合理合适。
对于已经认识了解的,绍兴一般是这样的,对祖辈,可以直接叫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也可以在前面加你同辈的名字,比如阿宝(啦)爷爷。父辈的一般需要在辈分前面加同辈名字了,比如阿华(啦)妈妈。对于同辈的一般可以直呼其名,也可以后面加个哥哥姐姐的,比如阿花姐姐,表示尊敬。
同样有烦恼。单位里也叫不好
熟悉的姓氏前加老字,不熟悉的姓氏后加师傅,关系更近一步的同辈名字加爸爸妈妈
这个简单。如果不是同宗同祖的就接年龄叫,年龄估算在80岁以上叫太太,70岁以上叫爷爷、娘娘,再往下叫爹爹,其中再根据年龄判断,大爹、大姆,二爹、二姆等等,然后就是姐姐,哥哥、与停停。绍兴人没有爸爸妈妈,叔叔阿姨之称谓,土语就这样,自己斟酌吧!
怕叫错,就向对方笑一笑!没有必要没事叫一下!傻傻的感 觉!
和你爸爸同辈的,比你爸爸大的,叫“绑绑”,比你爸爸小的叫“松松”
和你妈妈同辈的,比你妈妈大的,叫“莫莫” ,比你妈妈小的叫“婶婶”
和你奶奶同辈的叫“婆婆”
和你爷爷同辈的叫“公公”
我家隔壁的邻居,我一直叫爸爸妈妈,叫了三十年了
“松松”叫着确实别扭 阿姨还好
邦邦、松松之类叫法50岁以下的知道的不多了
莫莫叫法知道的更少了
阿邦也有作对父亲称呼的
一般都是叫某某啦妈妈某某啦爸爸,和日本叫法一样,所以内地人就会很奇怪?为什么要叫别人妈妈爸爸?有亲戚的呢爸爸的哥哥多dia,尼dia,最小的就是小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