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清老教师自编小报纪念抗战


从钱清镇中心小学退休的唐吉林老人,最近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他跑档案馆、图书馆查阅资料,走村串户访问、实地调查踏看,搜集了侵华日军在钱清镇犯下的大量罪证,还收集到了钱清人民英勇杀敌的故事。以此为内容,他自编了一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小报,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这段难忘的历史。
当地学校把他的小报制作成大型展板,在宣传橱窗里展出,让孩子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今年78岁的唐吉林,退休后主要精力都花在《钱清镇志》的编撰上,对钱清的历史比较熟悉。他告诉记者,得知今年9月将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后,就萌生了自编小报的念头。
钱清镇是萧山往来绍兴的必经之地,是战略要地。日军侵占绍兴后,在坝桥(位于钱清街河)、狮林山(位于前梅村)和龙山(位于南钱清村)上构筑炮台,扼守运河和萧绍公路,掐断水路、陆路联系。如今,坝桥和龙山的炮台已湮灭,狮林山上的炮台遗迹尚存,有水泥砖残块以及濠沟。
唐吉林说,当年抗战之艰苦,今人难以想象。虽然驻守据点的日军人数很少,但人数占优的国军却讨不到一点便宜。其中两次小战斗,国军部队竟然全军覆没,令人唏嘘。第一次战斗发生在钱清村濠湖沿童家台门,国军一个班10多人从南钱清后东塘一带过来,想拔掉这个据点。当时,据点里只有四五名守军,但地形对国军不利。国军在开阔地带发动攻击,只能凭借小土包、坟头躲避子弹,很快被对方当成靶子,结果进攻的官兵全部牺牲,而日军无一伤亡。第二次战斗发生在念眼桥,据点里的日军不足一个班,而国军有一个排左右的兵力。由于巷道狭窄,无法散开,国军进攻连连受挫,结果又是全军覆没。
失利的原因不仅仅是武器差、训练不足,基层组织力量薄弱、民众没有被动员起来等也都是重要原因。但民众也不全是胆小的,也有勇敢杀敌的英雄。1940年腊月的一天,一名鬼子窜进墅后村寻欢作乐激怒了村民,一个诸暨的竹篾匠提着砍刀追上去,劈下了鬼子的一只耳朵。村民们担心鬼子逃回去后会来报复全村,一不做二不休,一起结果了他的性命,把尸体沉于河底石缝里。据点的日寇发觉一名鬼子未归,第二天派小分队进村搜寻,逐家逐户查看有否血衣血迹,到田间地头踏看有否新做的坟墓,接连一周找不到把柄而只得作罢。从此以后,鬼子再也不敢单独进村胡作非为了。

能详细点,

听我父辈说过,在钱清坝桥这边之前是有个日本人的炮台的,后来日本人投降后,炮台下面有个1米多深的坑道,其实钱清的历史要比柯桥丰富多了!

日军在后梅村也有个据点叫新祠堂,狮岭山的日军有30多人

向国军致敬

向国军向蒋公致敬,老四某些地方我还是蛮喜欢的!

日军在占领钱清期间杀害无辜百姓54人,番号日本22师团86联队

这帮畜生鬼子

联队长叫古贺龙一

86联队第三大队驻扎在绍兴,大队长岛田田仁次郎在1942年的浙赣会战衢州战斗中被张灵谱率领的51师打死,帮绍兴老百姓报了血海深仇

86联队的兵员主要是来自日本的山形县

老教师发挥余热,赞

唐老师是我们小学时的美术老师,可惜本人没有艺术天分,画不出好的图画啊

有绍兴伪军情况么,这帮比鬼子还可恶

我老表说他喜欢打人头皮

有阿绍兴伪军一大帮

那个东浦汉 奸,叫什么的?

东埔汉奸是绍兴当时最大的文汉奸,绍兴伪县长冯虚舟,原是绍兴县商会会长

十年没见唐老师了,向老师致敬了!

绍兴伪军最有名的是楼宏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