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收藏品要慎重!尤其是老年人!不识货不掏钱啊


一些从来没有接触过收藏品的老人,却愿意东借西挪、甚至拿出攒了一辈子的养老钱去购买收藏品,这不禁让人纳闷,这些收藏品公司到底用了什么样的手段,能让这些老年人如此疯狂呢?一起来看记者的卧底实录吧!
老人借钱买“藏品”,拦都拦不住
“十二生肖金镶玉纪念章1980元,羊年贺岁金花瓶1460元,‘国宝三绝’卷轴9800元……”近日,市民张先生拨打本报热线求助,说自己70多岁的老父亲最近迷上了“收藏”。“从上半年开始,父亲就在我市一家收藏品公司买藏品。公司销售人员告诉他,这些藏品三个月之内必升值,到时候公司会对藏品进行回购。”张先生说,父亲对销售人员的话深信不疑,不仅把自己的养老钱都拿了出来,还偷偷向亲戚借了不少钱“投资”。可到现在,不仅购买的“藏品”从未被回购过,销售人员还不住向张大爷推销“新宝贝”。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市民李女士家里。奥运会纪念金币、和田玉徽宝,在李女士的保险柜里,这些被她视为宝物的“收藏品”被码得整整齐齐。每购买一件“收藏品”,李女士就会用笔将名称、编号、价格等写在一个本子上,粗略算下来,共花了近10万元。李女士的女儿告诉记者,其实,卖给李女士这些东西的收藏品公司早已关了门,只是每次提起这事李女士就接连好几天吃不下饭,女儿便不再提此事。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个骗局,可家里老人就像被洗了脑,怎么拦都拦不住。”市民邹先生说,自己家里也有个“收藏迷”,前前后后花了近4万块钱购买“藏品”。虽然家里人都劝他,别再对这些“藏品”抱什么希望,可老人却一直坚信自己这些“藏品”能升值,“每次我前脚刚给他做好思想工作,后脚销售人员又给他来电话了。这不,最近正忽悠我父亲去买什么奥运徽宝,说是要一万多块钱,真把我愁死了”。
记者卧底
11月4日,记者以应聘销售员为由来到位于胜利街中段的国×珍藏收藏品有限公司。卧底后,记者发现,这家公司有自己的一套培训、出单秘籍,“只要按照秘籍来,准能忽悠住老年人”。
一对一专训、全套公关秘籍,“只要功力够,没有忽悠不到的客户”
记者刚到公司,工作人员就告诉记者,这是一家全国连锁公司,员工在正式上岗前,要先进行为期7天的“要单培训”,合格后才能接待客户。
随后,工作人员将记者领进一间办公室。“我们的培训都是一对一的,只要你把这套招数学会,以后想卖什么卖什么。”说着,工作人员递给记者一些资料,“不准拍照,不准外传,这可是我们公司的公关秘籍。”
培训不仅有资料,还有专门的“导师”给讲课。给记者上课的“导师”姓徐,是这个公司的销售精英。“徐老师”告诉记者,我们工作的目标就是要让所有不可能变成可能,没有忽悠不到的客户,就看你功力够不够,“如果客户不买你东西,就是你还没忽悠到位。如果能让客户信任你,那他就是卖儿卖女也得买你的藏品。”
“这样说真行吗?这些藏品是真的假的啊?”“你管它真的假的呢,你能赚到钱就行。”“徐老师”说,这个行业的销售提成特别高,使劲推销产品能赚不少钱,“每件藏品我们的提成是8%,还有季度、年度奖金,好好做一个月卖个十万二十万不成问题,工资过万在我们这里就是基本水平,我最多的时候一个月拿到6万块钱”。
精心设计、环环相扣,一份“百问百答”忽悠老年人屡试不爽
打开工作人员给的这本“公关秘籍”,记者看到,公司要求销售人员接待客户分五步走:送礼品——介绍藏品——向客户要单——运用道具——加压配合成单。
“运用道具:告诉他(客户)你有会员卡,用会员卡购买藏品能打折,引导客户买藏品;加压配合:销售员开发出来的新客户,领导必须跟上服务,哪怕是上去吹个牛逼、说个话;逼单磨单:客户不是不要藏品,是销售员没说到位,只要继续忽悠,吹捧客户、激情满满,达到客户想要的感觉,单就成了……”在这份公关秘籍上,记者看到了这些培训内容。
而另一份“百问百答”资料,则包括了客户可能提问的100个问题,和销售员该如何进行作答。
“客户拿了一套,如何再拉量(鼓动客户多买)?”“收藏讲的是以藏养藏,如果就拿一套日后升值了你是卖还是不卖?如果你拿十套,就可以一部分换钱一部分传世。”“藏品价格是哪里定的?”“藏品都有自己的市场价,我们公司是远远低于市场价销售,有的甚至低于成本价。公司不为自己赚钱,是为客户提供赚钱机会”……在这份资料里,像这样的雷人作答比比皆是,可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就靠这份“百问百答”,忽悠住老年人绝对没问题。
真情流露、热切关怀、“对待客户一定要比对待父母态度好”
“什么样的客户最容易成单?一,有钱;二,年龄大;三,独居。”培训中,工作人员反复向记者强调,接待客户一定要热情热情再热情,“对待客户一定要比对你父母还好,为什么?因为他们给你钱啊。”
为了向记者做示范,工作人员带记者来到展厅,让记者实地感受了一把销售人员的“热情服务”。记者看到,一位老人刚进展厅,销售人员就上去握住了老人的手,“阿姨,外面冷不冷?你怎么来的,怎么不说一声让我去接你呢?”说着,销售人员为阿姨接了一杯水,带老人坐下后就开始撒起娇来,“阿姨,这么久不过来我都想你了,还想着哪天去家里看你呢。”聊了一会儿后,这位销售人员才开始说正事,“我们这里又来了不少新藏品,我都给你留着名额呢,快阿姨,我先带你看看。”
“看到了吧?她就做得非常好,出单也很快。”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不管是不是真关心,你都得表现得真情流露、热切关怀,只要让老人感到暖心,你这单就成了一半。
疯狂销售、谎话连篇,销售人员个个像打了鸡血一样“挺吓人”
在卧底过程中,记者看到,这家公司上上下下的员工都像打了鸡血一样热血沸腾。打电话、找客户、背秘籍,只要看到有客户进店,就会抢着迎上去。有的工作人员为了等到客户,连饭都顾不上吃。为了争抢客户,公司内部的人还经常发生争执。
另外,记者发现,向客户介绍藏品时,这些销售人员简直是谎话连篇,听起来十分雷人。“反正他们又不懂,只要能卖出东西去,你说什么谁管你”,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这样明目张胆的忽悠,真能卖出去藏品?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前几天,一位客户一天就在他们店花了26万,像这样的客户有不少,最多的已经在这里投资了上百万,“说什么不用太较真,我们这个行业就是这样,只要你说就是真的,就有信的”。
推销招数
通过一天时间的“学习”和观察,记者发现,收藏品公司销售人员推销产品有自己的固定招数。
招数一:送礼品
在国×珍藏收藏品有限公司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只要客户来到公司,他们就会先送上一份礼品来消除客户的戒备心理。在客户排号等礼品的间隙,销售人员一边靠反复强调“免费送礼品”获得信任,一边开始向客户普及收藏知识,引起客户收藏兴趣。
招数二:举例子
培训中,工作人员反复向记者强调,一定要学会举例子。“当你说出一些升值藏品来的时候,一定要先问客户手中有没有。比如猴票当时8分钱,现在1万多一枚,客户没留就可惜了。”除了升值藏品,还要拿身边人举例,“比如哪个阿姨一下就买了十套藏品,某某公司总监在这里购买了多少万元的藏品,以此让客户觉得自己错过了好多赚钱机会,这次一定得把握住”。
招数三:用道具
在销售中,销售人员往往会用“会员卡”、“充值卡”等道具诱导客户下单。“这样吧,看跟你有缘,我把我自己的会员卡借给你,用这卡买产品都打八折”,这是收藏品公司销售人员卖产品时的标准套路。
招数四:猛砸单
即将成交或者客户犹豫不决时,一定要推客户一把,进行“砸单”。这时为了促成订单,销售人员会讲好处、送礼品、承诺回购等,“总之让客户觉得现在买附加价值多、最划算,到这一步百分之八十的客户都会掏钱”。
招数五:打配合
“我的名额没有了,你还有吗?不行把你的名额给我吧,我客户着急要。”洽谈过程中,销售人员的“同事”会不经意出现,这时候销售人员再故作着急地催促自己的客户下单,“就这几套了,可别让别人抢走,不然太可惜”。
专家说法
搞收藏得摆正心态,市民购买收藏品要谨慎
销售人员通过各种招数推销的藏品真能升值吗?真如他们所说,收藏品市场现在如此火爆吗?对此,记者采访了潍坊市收藏协会会长杨金礼。
“据我了解,这些收藏品公司的产品有假有真,但即使是真品,也绝对不值那么高的价格。”杨金礼说,收藏品公司销售的一些临摹画卷、玉器玉玺、纪念币纪念章,即使是真品,也没有什么收藏价值,“这种东西没有升值空间,因为只是艺术品,不是藏品,像他们卖的纪念钞、纪念币,大部分都是北京潘家园市场、河北石家庄制作的,产品监制方和发行方也大多是假的,不仅不会升值,有的到手就开始贬值”。
另外,他还告诫市民,购买藏品一定要谨慎、摆正心态,不要因为贪小便宜掉进商家圈套。
主管部门恢复
真如工作人员所说,这么不靠谱的收藏品公司还是全国连锁吗?这些收藏品公司到底该由谁来管?对此,记者采访了潍坊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潍坊市公安局。
潍坊市工商局:该公司没有在工商局进行注册,属于非法经营
“根据你提供的公司名称,我们没有检索到我市有这家收藏品公司。”潍坊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随后,这名工作人员又帮记者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了查询,也没有查到该公司的相关信息。“没有经过注册,不是合法公司”,这位工作人员说。
潍坊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听到升值、回购得格外小心,一旦发现被骗要尽快报警
通过调查,记者了解到,近两年,我市城区出现了不少类似的收藏品公司,它们大多租用写字楼办公,打着回购、返点、代为拍卖的噱头推销“藏品”,让不少老年人上当。潍坊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民警告诉记者,收藏品公司的这种行为涉嫌非法集资。“现在,我市有不少收藏品公司以毫无价值或价格低廉的纪念币、邮票等所谓的收藏品为工具,声称有巨大升值空间,承诺在约定时间高价回收,以此来达到非法集资的目的。”对此,这位民警提醒市民,购买收藏品一定要到正规机构,听到升值、回购得格外小心,一旦发现被骗要尽快报警,争取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

潍坊的收藏品投资公司跑了一批 倒了一批 被相关部门打击了一批
还是有上当受骗的啊

嗯 不少收藏品投资公司跑路万达还出过笑话今年9月份一天早上三两个老头老太到收藏品公司开会学习 突然发现那个公司关门跑了立马打电话报警警察来了以后一看里面都清空了 也没啥办法 这个时候神转折出现了 旁边一家收藏品投资公司一看警察来了 急忙忙锁门跑路 警察一看发现异常 结果当机立断先控制起来再说 打电话回局子一问 这家被控制的公司也被投诉诈骗报警了搂草打兔子现实板啊

哈哈上当的多
由此可见这种骗子公司还真不少

嗯 尤其是老年人

我们东盛广场满楼上都是这种公司,楼上本来办公的人就多,到了上班下班的高峰老头老太门和我们抢电梯,他们又不排队一点秩序都没有。
是收藏品公司还是骗子公司?我以前面试的时候还去过一个 感觉不靠谱就没去

好像是卖铜钱啊还是什么的,叫什么什么钱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