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分三期开发
据了解,本次规划年限为2016—2030年。整体开发分近期、中期、远期三期开发。2016—2020年为大建设期;2021—2025年为大提升期;2026—2030年为大繁荣期。
近期建设———大建设期(2016-2020):主要落实八大重点工程建设,即婺文化园、黄大仙文化园、智者文化园、双龙胜景、金华山武坪殿(浙中凉都)、森林公园、交通基础设施(山脚环线;中山环线及与入口连接线;索道选线)、服务基础设施[旅游集散换乘主服务区(3个);景区管理口(5个)]。
完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赤松镇一级生态廊道,乾溪沿河景观建设。
中期建设———大提升期(2021-2025):2021—2025年为大提升期,打造城市内部绿色廊道建设,打造兰溪片区三大重点项目,分别是六洞山风景区项目、富竹坑药王谷项目、兰溪市梅江镇龙门休闲度假区(越龙谷)项目;金华片区的古溪游线的建设,两镇中心区建设集尖峰山高尚生活区(金华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完成采矿区生态修复和其他几条溪沿河景观建设。
远期建设———大繁荣期(2026-2030):2026—2030年为大繁荣期,重点提升新区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统筹推进金华山周边区域协作开发,加大对长三角、港澳台、东南亚宣传推介力度,加快建设与国际接轨的配套服务设施,进一步提升对高端人群、外国游客的接待能力和水平,提升新区形象、打造知名品牌,重振“江东名山”声誉。
请市民提出意见建议
据了解,公告时间:2016年12月27日—2017年1月26日,共30日。公告地点:金华市规划局网站(www.jhup.gov.cn),兰溪市旅游局网站(www.lxtour.gov.cn)、双龙政务网(www.shuanglongdong.com),金华山旅游经济区管委会主楼一楼公示栏。
书面意见请邮寄至:金华市婺城区罗店镇北山路2359号金华山旅游经济区管委会主楼301室(邮编321000),或发送至邮箱10109551@qq.com;兰溪市兰花村玖畹路18号兰溪市旅游局规划科(邮编321100),或发送至邮箱594381069@qq.com。电话联系:金华市规划局金华山旅游经济区分局:82590816;兰溪市旅游局:88927919。
1月2日从有关部门获悉,为全域化整合金华山旅游经济区旅游资源,引领金华山旅游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突出经济区产业发展重点,优化经济区内交通规划布局,加强与区域外的交通联系,深度挖掘旅游文化资源,明确文化旅游重点发展方向,金华山旅游经济区管委会会同市规划局组织编制了《金华山旅游经济区总体规划(草案)》。目前,相关部门将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广泛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规划(草案)主要内容
根据《规划(草案)》,规划范围(约300平方公里),规划范围金华山旅游经济区涵盖了双龙景区79.7平方公里的规划区,以及罗店镇和赤松镇辖区,区域面积达150平方公里左右。另外,包含金华山北坡兰溪市部分区域和金华山山脉绵延的双尖山、萧皇岩、太阳岭等地界的150平方公里范围。总规划面积约300平方公里。研究范围(约450平方公里),原有规划范围基础上,扩大研究范围,其北侧以省道314为界,南侧以规划范围为准,西侧以省道313为界,东侧以潘石线为界,总面积约450平方公里。
据介绍,目标定位:东方朝圣地,养生金华山;功能定位:三教文化朝圣名山、生态养生度假胜地。其中,重点吸引距离金华3小时行程的城市消费人群,打造高山———隐世净土,保留原生态村落的格局和房屋,让人们体味远离尘嚣的隐士生活;中高山———避暑凉都,依托金华山水的地形优势、水资源优势,推出避暑度假、冷泉养生等高端享受型项目;中山———休闲基地,依托金华山交通优势、物产优势,发展周末之家等特色民宿乡村旅游项目,低山———罗店智者小镇、赤松仙缘小镇、云谷小镇、马涧甜蜜小镇、香溪鲜果小镇。
届时,旅游收入目标将达到旅游人次1000万~1200万人次/年,旅游收入100亿~120亿元,创造税收约2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为12.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为13%。同时,实现就地创业、就地居住、就地城镇化,通过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完善教育、医疗保障、文化娱乐设施,提高社会治安状况,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以提高居民幸福感。
近期重点项目和旅游发展规划
根据《规划(草案)》,近期重点项目分别有:智者文化园、黄大仙文化园、中国婺文化博览园、金华山武坪殿村(冷泉养生)。
其中,智者文化园打造以禅文化为核心的休闲度假、旅游配套服务区;黄大仙文化园打造一处栖心自然山水,云深养生悟道的道教风水园林胜地;中国婺文化博览园与古子城和博物馆错位发展,成为八婺文化精品展示区和健康养生文化体验区;金华山武坪殿村(冷泉养生)依托周边古迹及自然旅游资源,注入高端民俗、养生冷泉等休闲度假元素,形成一个集避暑纳凉、休闲、度假、旅游为一体的城市近山休养场所。
同时,主打一条精品游线,涵盖金华山的主推项目和景点。线路以南北麓度假养生主题游线为主,利用索道连接,形成环线。其中,主要旅游产品支撑为:
朝圣:黄大仙文化园、智者文化园、婺文化园、道教文化旅游体系、禅修文化旅游体系、儒学名士文化旅游体系、休闲文化旅游体系、特色小镇旅游体系、旅游体系。其中近期为黄大仙文化园、智者文化园、婺文化园。
养生:“冷泉”养生民宿、道教文化旅游体系、双龙胜景旅游体系、度假养生旅游体系、休闲文化旅游体系、特色小镇旅游体系、乡村民俗旅游体系、“体育+”旅游体系、节事旅游体系。其中近期拳头产品为“冷泉”养生民宿。
“一区一带,一心两翼”
根据《规划(草案)》,城镇体系规划结构为:“一区一带,一心两翼”,即“一区”为金华山风景旅游区,“一带”为环山游憩带,利用“一区”形成大金华地区的旅游向心效应,利用“一带”形成联系金华、义乌、兰溪、浦江旅游发展的纽带,同时串联一系列特色小镇,发挥区域发展的同城效应。“一心”:金华山RBD;“两翼”:罗店旅游休闲区、赤松旅游休闲区;“一心两翼”作为金华山与金华市中心城区的联系,同时又承担着城市功能区的角色。
其中,总功能分区分为山上、山下两个片区:
山上片区:以“自下而上,从低端到高端;从偏至正,由观赏到休闲”为原则,控制引入项目。山上片区包括:高山养生区、浙中凉都区、大众休闲区、观光游赏区、生态农业旅游区。
山下片区:罗店旅游休闲区包括智者禅意文化区块、师大云产业发展区块、城市生活综合区块、特殊用地保护区块、农旅产业示范区块五大区块;赤松旅游休闲区包括仙桥古街文化区块、汽车产业发展区块、花木民俗产业区块、城市综合生活区块四大区块。
综合交通规划
根据《规划(草案)》,交通总体策略为:内外交通分离,形成山脚环线,山上形成“七区七口两环”的交通系统,将外部车辆隔离在环线以外,共形成两条交通环线。
山上交通规划
山脚环线:对接兰溪、金华、浦江、义乌方向来客,设置出入口,实现内外交通分离。入口处停车场、公交换乘点、自行车停放等无缝对接,引导换乘绿色交通。
中山环线:金华山内部交通组织、游览组织的主干环线,复合机动车道、自行车道、徒步道。
入口连接线:通过入口连接线实现入口与中山环线的连接。
其他连接线:兰溪环线:溪源—富竹坑—穆澄源。金华片区:连接盘前村—武坪殿的高端消费连接线。
通勤线:章里通勤口—连接点;向家源通勤口—连接点。
建设控制:进行交通管制,达到内外交通分离,游览通勤分离的目标。山上村民利用通行证等制度进行合理管控,允许村民机动车在一定区域内通行,其他机动车辆均停放于入口处的停车场,换乘绿色交通。
山下两镇交通规划
总体策略:山下交通总体形成“三横四纵”的主要道路框架。三横—杭金衢高速;金兰北线;绿道(山脚环线);四纵—金九路;罗电线;新朝线(规划);赤松大道(规划)。
特色交通规划
自行车系统:新建骑行绿道系统设计如下:①市区—迎宾大道—尖峰山—罗店—金华关—双龙水库—双龙洞(全程10公里左右);②市区—鹿村—山下曹—大岭村—里宅—弹子下—羊甲山—鹿田水库—仙瀑洞—小西湖水库—气象台—西湖林场—电视台—停机坪(全程36公里,其中全上坡路段25公里左右);③竹马—九龙(全程10公里左右)。
徒步系统:预计共规划50公里步道系统线路,包括:①尖峰山到霞客古道(徒步线路);②赤松到方村(徒步和行车线);③霞客古道到白望山到羊甲山村(徒步线路);④武坪殿到里湖坑(徒步和行车线);⑤灶头到里湖坑(徒步线路)。
空中交通系统:建议与航空公司合作,开通观光直升机航线和商务直升机航线
索道:金华山旅游经济区地形高差较大,结合地形,选择重要景点处建设索道交通,可以上到大盘天山顶和大盘天景区中的核心吸引景点华东凉都。规划近中期建设两条索道线连接主要活动项目,合理控制游客量。线路为:洞殿下—盘前村;六洞山—九龙村—盘前村。
1、强烈建议在杭金衢高速公路以北 规划新建 三环公路,以减轻二环北路的交通运输压力,二环北路沿线居民严重受到大型货车、集装箱车辆噪声干扰,并且沿线空气受到扬尘和汽车尾气污染!!
另一方面也对浙师大师生健康和出行安全带来好处。
2、建议在尖峰山山脚规划 建设 饮食步行街,带动尖峰山游客消费热情和人气聚集!
3、建议在尖峰山 徒步路线上增加照明设施,在山顶建设相关游客留念拍照标志物建筑,也可以增设城市观景设备,如望远镜等
4、建议整治 尖峰山山脚 村庄绿化,美化,增加农家乐相关设施,也可以在山脚下 规划建设 尖峰山 游泳馆(露天,收费),相信在夏天 在游泳池中看尖峰山一定很惬意!
金华山那边需要开发啊,本身就是很好的资源在那里。就等着开发
不错的样子,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