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保过”培训纯属忽悠


2014年国考于本周日进行,还剩下3天,考生们进入紧张的备战状态,南昌各大培训机构也在上演最后的疯狂。各类天价“封闭模拟班”、“最后押题班”撩拨着考生们的心,更有一些培训机构推出“一对一”辅导,单日费用高达上万元。
那么,培训机构宣称的“保过”,到底靠不靠谱呢?
有资深业内人士透露,“天价保过就是一种心理营销,培训市场的大形势就这样,多数培训机构的保过班都是宣传噱头。”一位去年交了2万元参加“保过班”的考生说,“其实就是把参考书上的内容总结一遍。所谓的押题,就是把书上列出的重点和涉及热点的内容全押上”。可以说,这些培训机构只不过是在打着“保过”的幌子赚钱。
既然不靠谱,为何五花八门的“保过班”还有如此大的生存空间?这与考生为克服考前恐惧,花钱求心理安慰以及教育培训市场缺乏规范和监管不无关系。
目前,社会上的一般培训机构只要具有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就能够进入公务员培训市场开展业务。但至今,国家还没有专门机构对公务员考试培训进行规范,培训机构作为经营性单位,工商部门只能监管其经营行为,对其专业实力却无法评估;教育主管部门与这些培训机构也没有直接隶属关系,不便监管。而且公务员培训班收费的标准主要靠市场调节,缺乏监管加上存在巨大利润空间,培训机构出现夸大宣传、价格虚高等问题也就在所难免了。
这样看来,所谓天价“封闭模拟班”、“最后押题班”仅仅是宣传噱头和一种经营方式。“国考”并无捷径,考生只有注意平时积累,关注社会热点,练习试题,凭真才实学通过考试。考前培训最多能起到辅助作用,但千万不要迷信。值得提醒得是,参加了天价“保过”班的同学也要注意保护自身利益,别陷进了无培训资质机构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