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2014-2025年)


南昌“大跃进”
江西省人民政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办公室(以下简称“江西鄱湖办”)联合南昌市政府于近日正式发布了《南昌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2014-2025年)》。南昌临空经济被赋予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导区和改革创新示范区”的重要使命。
按照《规划》,南昌临空经济区划分为空港枢纽区、集聚发展区和临空辐射区。空港枢纽区面积约23平方公里,包括占地13.3平方公里的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及周边9.9平方公里的直接关联产业区。集聚发展区则包括现有的南昌桑海经济开发区、南昌经济开发区的部分区域及周边乡镇,总面积约200平方公里。
按照《规划》,到2025年,昌北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3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30万吨;临空经济区实现生产总值1000亿元,集聚人口100万人,“建成国内大型客运航空枢纽和中部国际货运航空枢纽,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临空产业体系,临空经济区基本成型”。
江西鄱湖办副主任赖南京对本报记者说,江西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南昌临空经济发展的“特殊”政策。包括体制机制创新、航线航班发展、产业发展及扩大开放合作、保障建设用地等诸多方面。
参与南昌临空经济区规划编制工作的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谢奉军说,南昌曾在五六年前想启动临空经济区建设,但当时条件不具备。今年昌北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预计达到800万、2015年将突破1000万人次,达到临界点,规划可以适度超前。
北纬29度的中国中部农业城市南昌正在效仿北纬35.0度的美国中部农业大市孟菲斯(Memphis,田纳西州最大城市),同时对标中国中部枢纽城市郑州。江西对南昌临空经济区建设显得信心满满。
不过,一个现实的困难可能被强力推进南昌临空经济区建设的决策者忽视或被有意“屏蔽”:孟菲斯有联邦快递(Fedex),郑州有富士康,两者产生的经济影响均接近300亿美元,它们为航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推力。
而南昌没有类似企业。不仅如此,在国际货运方面,昌北机场还没有公开数据发布。南昌所学习的郑州机场国际和地区货运航线已增加至10条,从郑州机场装机的货物品种多达上百种。南航河南分公司在去年4月甚至开通直飞芝加哥的全货机航线,每周可提供200多吨的运力。
与郑州、顺义等地区相比,南昌的劣势在于,客、货运量较低,缺乏产业支撑,综合交通运输基础薄弱。2013年的数据是,昌北机场旅客吞吐量为680万人次,货运量为4万吨左右。而截至2013年年底,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超过1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25.5万多吨。
在国际航线方面,除南昌至首尔、曼谷等地的包机业务外,昌北机场真正的国际航班只有南昌经广州至新加坡一班,国际通航点仅为5个。
而且,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周边仍以农业生产为主,昌北机场与可辐射地区的连接性较低,临空产业体系缺失,江西对标孟菲斯和郑州,全力打造223平方公里的南昌临空经济区是不是“大跃进”?
按照航空经济专家的解释,临空经济区是指依托机场及周边可达地区出现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的聚集,从而产生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形成了具有多种性质和功能的经济区域。它以空港为核心,发展与空港产业相关的产业集群,大多集中在空港周围15公里范围内。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教授邹建军认为,临空经济的发展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包括一定规模的国际客货流量、有大型基地航空公司、丰富的区域资源、便捷的综合运输体系及良好的客户关系等。
而目前国内已规划航空经济区的地区并不具备这些必备条件,其中包括南昌昌北国际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