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 2015-01-07 15:02:02 显示图片
近日,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花加拉嘎乡伙力伙村的几位村民实名举报,控诉早先举报的村委会主任贪占公款,虽被查处证实,乡纪委做出了“退还处理”的意见,但村主任逾期并未“退还”。同时反映当地相关部门遇事推诿扯皮,、在相关部门之间“踢皮球”,迟迟不见下文,从最早的实名举报之日算起,已两年有余。(1月6日,人民网)
信访问题是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也是一道难题,该问题能否顺利解决直接影响着党群干群关系的走向。伙力伙村村民所反映的群众合理诉求等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已不是个案,部门间推诿扯皮的现象比比皆是。一个案子,不是像足球一样被踢来传去,就是敷衍塞责的兜圈子,这样的工作态度,导致了干部与群众的关系日趋紧张,纵容了腐败等恶势力的滋生。领导不愿多听群众诉求,认为无理取闹多过合理诉求,与此同时无论领导说什么也都得不到群众的信任。时间长了,群众的心伤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受损了,官民关系也随之僵化疏远了。任何一种现象的形成必然有其形成的原因,群众的诉求屡次碰壁,某些党员干部做事应付,做人对付,看上去态度诚恳,实则却“没完没了”,遇事不懂解决一心推卸责任、贪图清闲,无一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时间久了便形成了打不通的“最后一公里”。这样的做法、态度让人怎么理解,又如何耐心?
那么如何积极引导群众有效、有序、理性提供线索以及规范部门职责是当前信访部门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为群众提供一个值得信任的平台,公平、公正地分析上访案件,分流引导涉法涉诉信访举报问题势在必行。若要做到公平、公正,同时让群众信服,笔者认为依法办事则是不二选择。不妨成立“法律顾问团”,利用律师客观公正的第三方身份,为来访群众提供专业法律咨询,积极引导群众依法解决问题,一切用法律说话。对群众不合理诉求,以法律条款对其解释劝访;对群众的合理诉求,为其明确所负责部门,并对相关部门处理进度进行监督,坚决杜绝“调查永远在路上”等类似现象。各方共同努力积极改善党群干群关系,营造和谐安定的新氛围。
近农历新年,上访案件不免会增多,群众也都希望在新年来临之际将问题尽快解决,希望相关部门做好应对解决的部署工作,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把群众的合理诉求解决好。
信访工作,只有真正为老百姓着想,才会少些跌球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