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南站边,一户人家的竹林有一座古墓,石羊、石马、石人和辟邪


2010年6月,正在建设中的高铁南站边,一户人家的竹林中的一座古墓出现在众人面前。
古墓非常考究,不但有石羊、石马、石人和辟邪,而且还有长长的墓道。有人传言,当时还有守墓人。
发现古墓的情况传开后,当时晚报进行连续报道,引起多方面的关注。
前些天,古墓被挖开。那么这座古墓的墓主到底是谁呢?丢落在高铁南站附近的神秘墓碑又是谁的?晚报与嘉兴博物馆一起,向广大市民征集有关这座古墓的相关信息。
竹林里的古墓
嘉兴高铁南站地处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水街道辖区。但是,5年前,那里属于余新镇黎明村。
当年,高铁南站建设工程如火如荼进行。在高铁南站广场东北角有几户农家,其中一户屋背后有一大片竹林。房子主人叫丁卫明。
竹林里虽然有一些石人、石马的东西,但由于存在很久,丁卫明和家人一直不当一回事。高铁南站建设工程开工后,丁卫明一家准备拆迁。
有人将古墓前的辟邪、石人、石马、石羊的照片发到了网上,开出30万元的高价,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档案馆、文保所等相关部门和余新镇政府立即介入。后来,丁卫明家的拆迁工作因为种种原因被耽搁下来。
当年,丁卫明邻居、78岁的李巧宝告诉记者,这是一座豪华大墓,而她就是这座墓的守护者。
李巧宝向记者描述,这座古墓仅墓冢占地就超过100平方米,不包括墓道。古墓坐北朝南,墓冢上方呈馒头状,下面是圆形的底座。南面有一条宽敞又奢华的墓道。墓道用巨大的方砖铺成,长宽分别超过10米,两边矗立着两只辟邪、一只高大威猛的石马、一个石人、一只石羊。1972年,黎明村生产大队的一条船破了个洞,当时木材供应非常紧张,大队领导就想到了用这座古墓里的棺木来修补。于是,6名血气方刚的壮年男子操起家伙开挖古墓。面对这座神秘的古墓,6名壮汉“吃尽了苦头”。墓冢一共有3个墓坑,中间墓坑的棺材里有一具男尸,这具男尸身穿红色官服。
遗憾的是,当时并没有找到古墓的墓志铭。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当时挖掘出来的东西也已经荡然无存。
当时余新挺有名气的民间学者、教师李志荣认为,肯定有墓志铭,“如此大张旗鼓地建造一座豪华大墓,安放辟邪、石马、石人、石羊等,表明墓主生前官居高位,没有墓志铭肯定说不过去。如果找到了它,那么就能知道古墓主人的身份了。”
晚报报道后,各方纷纷猜测,海盐有人认为,墓主是他们的先祖。然而,因为没有任何相关资料证明,只能作罢。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丁卫明的房子没有拆迁,古墓没有被再挖掘,古墓主人的身份成谜。
墓主到底是谁
最近,丁卫明的房子被拆迁,这座古墓再次被提起。
嘉兴市档案馆馆长助理徐贤卿告诉记者,国庆节的时候,丁卫明家所在的地方动工建设,古墓被挖出来。然而,除了以往发现的石马、石羊等东西外,并未挖出任何东西。嘉兴市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匆匆赶到现场,赶紧将石马等4样东西运回来。
“这座古墓比较豪华、考究,我们也想研究,但是,手头掌握的资料少之又少。”徐贤卿说。
没过几天,嘉兴收藏家、企业家王新龙主动给徐贤卿打去电话,说他有一次路过高铁南站门口的百川路时,看到路边有人在施工,挖了两块碑,碑上有字。当时他觉得这块墓碑很有文物价值,就从挖机下“抢救”下来。
徐贤卿很兴奋,马上跑到王新龙那里去看碑。经过仔细辨认,徐贤卿发现,这是块墓志铭。根据内容大致判断,墓志铭是一个叫钟庚阳的人为父亲立的,上面提到沈思孝、王锡命,这些人都是有地位的文化人。钟庚阳的姐姐嫁给一个姓项的人。钟父死后,葬于永丰乡西。
徐贤卿告诉记者:“永丰乡就是现在的东栅、凤桥、曹庄等地。从墓志铭来看,钟家非富即贵,有一定的地位。里面提到姓项的,很可能就是项元汴的家人。”
徐贤卿说,兰溪明代名人章侨生于1499年,死于1543年。章侨官至福建左布政使,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副省长。他的墓葬场面很壮观,具有相当的文物和历史价值。墓前有精美的石俑、石兽。
徐贤卿查询了大量的资料,发现章侨墓前的石兽等,跟嘉兴这座古墓极为相似。
如果你对嘉兴的历史有研究,有这座古墓的信息,或者藏有相关资料,请及时拨打晚报热线与我们联系。 (南湖晚报)

1972年,黎明村生产大队的一条船破了个洞,当时木材供应非常紧张,大队领导就想到了用这座古墓里的棺木来修补。
真是大无畏啊厉害
又有的掘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