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成灾,小米又来了位“产品经理”

导言:你以为我会谈小米国际化么?不,我想说说产品经理这个充满糟点的职业。
10月31日(微信号ilovedonews)
继hugobarra、jaimani之后,小米公司又多了位pm“老外”。
雷军挖人,是出了名的。这一次,加入小米的是spotify在美国的首席产品经理donovansung。
雷军微博称,又一个大牛加入小米。donovan sung,在2004~2012年曾先后供职于金士顿、ibm、微软、谷歌、youtube,2012年1月加入spotify,成为其在美国的首席产品经理。据媒体报道,donovan sung深入参与了spotify的外观和体验设计,包括该应用的发现和推荐功能,此外他也推动了,他还参与了spotify在美国国外市场的推广,并负责产品合作以及发展。
最关键的是,donovan是一位美籍华人,通晓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
为什么donovansung会加入小米?除了小米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这一原因,还有一个关键人物在其中斡旋,不是雷军,而是hugo barra,小米国际化的核心人物。
jaimani和donovansung,都是barra在谷歌时的同事。
donovan加入后,小米国际化团队将形成以hugobarra为核心,jaimani为前锋,donovansung为中锋的三角格局。
hugobarra,作为小米的国际业务副总裁;jaimani,小米印度miui产品经理;donovan sung具体职位不详,据了解,将在北京负责小米的国际产品开发团队。
大致应该是:jaimani向donovansung汇报,donovansung向hugobarra汇报,hugobarra向雷军汇报。
美籍华人的身份,也非常适合小米国际化战略。
接下来,你以为我会谈小米国际化么?不,我想说说。
乔布斯之后,互联网创业浪潮下的一批创始人,都以产品经理自居。这里就不点名了,免得又被骂。
产品驱动的小米,自然要向外展示其产品情结。雷军,可以算是小米最大的产品经理了,至少在国内,至于“抄袭”言论,仁者见仁。为什么要挖国外知名公司的产品经理,国际化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媒体宣传,车马费省了不少。
雷军说,要用产品经理的尖叫横扫一切,此言不虚,毕竟招了三位产品“大牛”,除了jaimani。
hugobarra,曾是谷歌android产品管理副总裁,加入小米,被雷军视为miui国际化的核心人物;拥有十年it名企的产品经验donovan sung,自然也是小米不可多得的人才。
相反,jaimani,这个不到30岁的年轻人,还称不上谷歌前“高管”。
jai mani的领英档案显示,他在2009年11月加入谷歌,在其数字广告部门doubleclick担任了11个月的客户助理,之后成为产品专员,在这个职位上工作至2011年8月。从2011年8月至跳槽小米前,他在google play策略分析部门从事助理级别的工作,职责包括制作图表、幻灯片等以向人们展示、实践策略、及play分析的产品经理。
不过,jaimani在谷歌时的工作让我想起国内pm苦逼的生存状态。
|老板说:谁tmd让你改成这样的?我靠!
|设计说:不是你让我改成这样的吗?靠!
|前端说:不是你让我改成这样的吗?靠!
|开发说:不是你让我改成这样的吗?靠!
|测试说:需求上不就这么写的吗?我靠!
|用户说:sb产品经理又改东西了!我靠!
其实吧,一切都是看上去很美而已……
雷军曾说,小米起步阶段80%时间都在挖人。马云又说,不要总是对外挖人,要注意内部培养年轻人。
人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一点没错,不过雷布斯别忘记在向外求才的同时,也看一眼工位上的产品同事,他们真的很苦逼,请帮助他们:
不知道你们家的产品经理是不是跟@fenng眼中所谓的产品经理一样:
“一些大公司里面的人,顶着个产品经理的名头,整天看点张小龙、俞军语录什么的,还真以为自己是产品经理了。这些人还在学校的时候,就整天被各种产品经理的神话忽悠,觉得这事儿是个人都能干,看起来还光鲜,毕业了之后也不老老实实做事,一门心思的要做产品经理。阴差阳错,总算如愿了,进了大公司。
这些人每天工作情况基本是这样的:上午,看各种新闻,各种新产品报道,开会,午饭,午饭后,开会,开会,开会,晚饭,晚饭后,加班,写ppt,。
几个月了懒驴推磨一样,终于上线了自己设计的一个小功能- 单独负责一个产品的产品经理毕竟少之又少。产品刚上线被用户骂个狗血淋头找不到北。偷着看数据反馈怨言一片自己偷着抹两滴眼泪,然后捯饬一份数据,做个ppt ,你看,用户很满意啊,产品很成功啊,应付kpi了事。
下一次照旧。“
如果是,你们就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