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打造一批百亿产业,预计今年固定资产投资2300亿


1月7日,在黄冈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市长肖伏清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介绍,2016年,黄冈市120个“双百”项目开工,完成投资360亿元; 新引进307个招商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60.6亿元; 成功争取京九客专阜九段、黄冈至黄梅铁路、合安九高铁黄梅段等重大项目进入部省规划。2017年,黄冈市将突出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骨干企业 做强做大
今年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00亿元以上; 力争民间投资比上年净增150亿元以上。加快板栗、蕲艾等10家传统农产品出口企业转型升级,支持祥云集团、宏源药业等10家骨干型出口企业做大做强。
加快晨鸣林浆纤一体化、大别山电厂二期、伊利酸奶、光谷联合科技城、际华纺织、龙源石膏、襄大农牧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黄冈至黄梅铁路、合安九高铁黄梅段、江北铁路、武穴长江大桥、麻竹延长线、长江深水航道整治工程蕲春段、陶店至巴河一级公路、团黄大道扩建等项目建设。
加快推进武汉经开区黄冈产业园、光谷黄冈科技园、黄州火车站经济开发区、南湖产业园建设。支持红安创建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支持麻城、黄梅创建省级高新区,支持浠水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建设,支持蕲春打造大健康产业千亿园区,支持武穴建设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支持龙感湖打造中部地区纺织面料生产基地。
鼓励重组 整合资源
做大做强窑炉、中医药健康产业、汽车配件等重点成长型产业和31个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一批百亿产业。支持昆仑能源、科峰传动、索菲亚、青江化工、兴和股份、鸿路钢构、李时珍集团、迅达药业、山河集团、长青集团等企业发展,鼓励龙头企业强强联合、兼并重组,成为行业领军企业。
整合全市资源,加快建设景区之间通道,构建信息互通、线路互联、优势互补、客源互送的旅游格局,拥抱全民旅游时代。积极创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支持黄梅禅文化旅游区建设,支持红安、罗田、麻城、英山等地加快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构建新型旅游发展格局。
激发创新 培育市场
加强市校合作,提升“千企联百校”,推进科技孵化器市场化运营,新增孵化企业200家,新增一批众创空间,着力构建技术创新体系,打造“创天下”品牌。聘用科技副总100名、引进创新团队50个,转化科技成果50项。
大力实施市场主体成长工程、小微企业培育工程、新型业态成长工程、地理标志产品开发工程,实现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万户以上,“个转企”500家。深入推进质量兴市、品牌强市战略,新增注册商标660件、著名商标22件以上。
绿满黄冈 生态优先
启动大别山南麓天然林保护工程,推进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建设,全面禁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持续开展“绿满黄冈”行动,推进退地还绿、拆围建绿、见缝插绿、人人护绿,共建绿色家园。
加大治理力度,提升环境质量。持续推进大气污染治理三年行动,减少大气污染源。狠抓秸秆露天禁烧,加强油品升级、城市扬尘、燃煤锅炉、工业废气、餐饮业油烟治理,完成黄标车提前淘汰工作。
□楚天都市报记者梁传松
为黄冈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