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同事:每天准点上下班,把每件事情都做得刚刚好,不多也不少,和同事关系不近也不远,很少去参加各种同事的聚会?
这样的员工,可能上班一两个月后,领导会找他谈话,“你好像还没有进入角色啊?”这个人可能会感觉奇怪,说,“我知道公司有 kpi,有团队规章,那什么是角色呢?”
其实,在现代团队里,每个人都有两个身份:一个是他的职能身份,第二个就是他的角色。在这个团队里,如果你只有职能没有角色,就好像在一个舞台上,你只是扮演一棵树,而不是扮演一个人,你的职业发展空间就会非常有限,也没有人会记得住你。
什么是团队角色?
剑桥大学的贝尔宾博士,把团队角色定义为:个体在群体内的行为、贡献,以及人际互动的倾向性。
如图,横坐标分为组织和个人的要求;纵坐标分成清楚的和模糊的,组成了四个象限。
那些清楚表明的,其实是你的个人 kpi 和岗位权责书。这部分清楚表明了团队对你的要求,其实就是规章制度,比如不能迟到、不能早退。那些没有清楚表达的,但是其实组织也很看重的,可能是你的才干、气质、做事的风格,比如自我管理能力很强,严于律己等等。
那些没有清楚表达的,同时团队有需求的,就是你的团队角色。
每个团队里都有两个特别开心的人,在其他人情绪低落时,他们总能讲个笑话,我们把这个角色叫“开心果”。其实开心果就是一个天然的角色定位,团队里有人心情不好时就会找到他们。
有些人在团队里就是智多星的角色,他总是能在关键时刻,跳出来给一些好点子,哪怕他并不在策划这个岗位上。
同样的道理,可能还有特别挑剔的人,他总是能够告诉你哪些地方做得不对,哪怕他的职位并不是质检,但这就是他在团队中的行为贡献以及在人际互动中的倾向性。
什么是角色效应?
那什么时候职责更重要,什么时候角色更重要呢?
以踢足球为例,每支球队里都会有前锋、后卫等很多位置,但是在进攻的时候,队员们都会按照阵型压上,只要抢到点就可以射门,不一定非是前锋这个位置才可以射门。
所以,进攻的时候,球队里需要的是角色。每一支球队可能有传球的人,有控制中场的人,还有作为场内灵魂的队长,这都是角色而不是职责。
但是防守的时候,所有的球员就马上各就各位,回到自己规定的那个点上去,他的目标就是不允许任何人经过自己的区域,严防死守。这时候,团队更需要职能。
在进攻的、不确定性的场景里,角色和默契变得非常重要;而在那些确定的,相对明晰的场景中,职能就变得很重要。所以,一个组织里最强调什么——打配合。只要你分清楚什么是进攻场景,什么是防守场景。比如,你是做财务的,可能大多时候,你需要的是职能角色。
所以越是在不确定性的、多变的角色中,你就会变得越重要,甚至能超越你的职能身份。
这种情况,我们就称为“角色效应”。
心理学家发现:两个同卵的双胞胎女孩外貌相似,在同一个家庭、同一个教育环境里长大,但她们的性格却大不一样。姐姐性格开朗,对人主动热情;妹妹则遇事缺乏主见,常常依赖于别人,不善交际。是什么造成了姐妹俩的性格差异呢?
主要原因就是她们的角色不同——虽然生下来就差那么一两分钟,但是父母亲对她们的态度不一样。他们会默认为先出生的那个就是姐姐,后出生的就是妹妹。姐姐要照顾妹妹,同时也要求妹妹听姐姐的话。在这样的期待下,姐姐就越来越独立了,成了保护妹妹的角色,妹妹则越来越弱势,成为了被保护的角色。
你可以看到,大人的期待对于个体的塑造是多么的重要。同样的道理,在职场上,你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也会影响别人对你的期待。
我读大学的时候,老觉得自己特别有社会气息,装成熟,现在自己长大了,回头一看,觉得很可笑。因为那个时候,别人一看就知道你是个学生,为什么呢?因为学生的角色,让你说话、行事都像是一个学生,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角色效应。
在团队里,也有很多不同的角色等着你来演,前面提到贝尔宾博士把团队分成了九种角色。这可能是世界上最经典的角色理论,它分成了:
智多星pl(plant),给团队带来新想法的人;
审议员me(monitor evaluator),他会不断地评估智多星的想法;
协调者co(co-ordinator),挖掘发展团队成员的才能;
执行者imp(implementer),完美地推进工作进程;
完成者cf(completer finisher),一切都力求完美;
外交家ri(resource investigator),总是能搞清楚团队内部的局面和外部需求;
鞭策者sh(shaper),能够让团队充满了动力;
凝聚者tw(teamworker),可以创造良好的氛围,并且加强团队内部沟通;
专业师sp(specialist),致力于自己擅长的工作领域。
一个人可以演很多角色,而且每种角色也不一定只有一个人来扮演,在关键的时候甚至可以互相转换。
如果你看明白了团队里面的各种角色,你又该演谁呢?
给你4条建议供你参考:
1、如果看到一些空缺的角色,你可以考虑去补位。
2、找到那些一人兼任多个角色的人,你可以考虑,自己能不能帮他分担一个角色。
3、如果有些角色被太多人担任了,就不建议你去争这个角色,而应该去找其他竞争少的角色。
4、你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性格来思考一下,现阶段你最适合演哪个角色,因为只有真正的本色出演才能演得最好。
莎士比亚说:“人生是个大舞台,男男女女都是演员。”其实不仅仅是人生,团队也是一样,所以人生如戏,全靠演技。你不一定要演主角,关键是要演适合自己的角色,希望你成为职场里面的大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