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真情——我的暖心故事
潜江市周矶办事处光明中心小学李庆玲
电话:13597442431 QQ:2890581862
从镇里调到这个村小快一年了,从镇上的喧闹到乡下的静谧,从人事的芜杂到村里的安宁,让我对光明中心小学有了一种依恋。村里的风景美如画卷,虽然也融入了一些现代化的元素,但大部分还保留着古朴的韵味。因为是村小嘛,所以班额也较小,一个班也就四十个左右的学生。我带一年级班主任兼语文,班上39名学生,其中有5名单亲,26名留守儿童。
我与胡著权小朋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我在这所村小教语文课,孩子们天性喜欢玩闹,每到下课时分,他们就如同出笼的小鸟一般,欢呼雀跃,嬉笑打闹,没有一分钟肯停下来,除非下节课的上课铃打响。
与别的留守儿童不一样的是,胡著权他太安静了,安静得不像是他这个年纪的小朋友应该有的样子。这让我对他特别留意了起来。他每天大部分时间呆在自己的位置上,眼睛亮亮的,但并不聚神,似乎总是那种茫然无措的感觉。身上穿的衣服,虽然还算干净,却总像是上个年代出来的,或者好几年前流行的样子。成绩也很差,单元考试和随堂考试从来没有及格过,即使他每天在座位上端端正正地坐着,看起来认真极了。时间长了,我也渐渐注意到了他。他似乎很害羞,见到老师总是羞涩地低头或者远远走开,而不会像其他孩子一般远远地就叫道:“老师好!”在班上话也不多,除了能和同桌聊上几句,似乎与其它孩子也很少讲话。我知道这所村小里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由于村里缺少工作机会,经济来源匮乏,除了种地,几乎没有别的收入,因此村里年轻的爸爸妈妈们绝大多部分都在外面打工或者创业,留在这里的孩子大部分是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甚至亲戚看护着。
借着家访的时机,我趁机了解了一下胡著权。原来他的父母早在好几年前就离婚了,妈妈早已出走改嫁,杳无音讯,一次都没有回来看过他。至于爸爸,似乎根本不在乎这个儿子,常年不在家,只把他丢给老母亲,也就是胡著权的奶奶抚养。奶奶虽然对他也关爱有加,但毕竟是上一代人。而且由于与他妈妈的矛盾,难免在孩子面前,对他的父母颇有微词,小孩子总是敏感的,胡著权也一样,在别的孩子还会满地打滚,向远归的爸妈索要时新的玩具和小人书画报时,胡著权总是懂事地闭口不言,他从不在奶奶面前哭闹,也从不说想爸爸想妈妈。胡著权的奶奶虽然也很重视他的教育,但是她自己从旧社会出来,也认不得几个字,心有余而力不足。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扁担的一字,认不下一箩筐。”哪里能教得了胡著权呢。胡著权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养成了内向安静的性格。他从不向人诉说心事,安排给他的事情他也做着,但是若是不会,他也从不向人求教和交流,连抱怨都不会有。由于衣服穿得土,他也受到了班上一些调皮孩子的嘲讽与排挤。
我知道孩子的童年生活会对他今后的人生和性格有着多么大的影响。虽然我无法改变他的家庭出身,但是我想我可以对他还未成型的性格施加影响,让他更阳光积极一些。我便对胡著权有了更多的关心。正好我家和亲戚的孩子都大了,剩下很多的衣服还算半新,也很时尚。乘着放假回镇上的时间,我把它都带来了,分给了其他几个留守儿童一些,也特别给胡著权留了一份。
胡著权穿上新衣服的时候,我看到他眼里的光彩似乎更明亮了一些。他很开心,穿着新衣服,在我和他奶奶面前晃来晃去,虽然并未要求我们夸他几句,但是眼中透露的渴望,还是非常明显的。我们夸他衣服穿着好看,他腼腆地笑了,低下头跑远了一些。
在学习上,我发现胡著权虽然学得很认真,但是因为基础太差,尽管每节课他都很认真在听,由于前面的知识断层,让他学得很吃力,几乎很难跟上新课程的节奏。我便在放学后,特意留出半小时,为他补习前面的课程。果然,在这之后,胡著权的成绩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他其实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弄懂了前面的内容后,后面的学习也就一点就通。成绩的突飞猛进,也给他在班级的地位带来了影响。吊车尾的孩子其实也不怎么受同学们的待见,虽然他们并没有做错什么,在班级里成绩好的孩子喜欢同成绩好的在一起,成绩差的孩子也喜欢同成绩差的抱团,班集体其实也是一个个小圈子。胡著权摆脱了班级吊车尾后,这给了他极大的自信,周围的同学也对他刮目相待。
对于缺少父母关爱的孩子,面对给他关爱的人特别黏,他对我的话几乎言听计从。胡著权的语文成绩已经很好了,我便鼓励他将其他各科成绩也一并提升起来,鼓励他与同桌和同学多交流。他也一一做到了,他比从前快乐了很多,上课的时候也不再是眼神木木放空的感觉了。他喜欢上了课堂提问,也特别愿意老师在课上提问他,无论什么课程。每次点到他时,他都像《猫和老鼠》里偷到糖的Jerry一样,笑得腼腆而得意。其他老师也会无意中提起,这个孩子改变很大。每当这个时候,我的心中总会升起一丝自豪感,趴在桌上偷偷笑笑。能让胡著权改变,真的是一件让我骄傲而又欣慰的事。对于其他的孩子也是,每一个孩子的每一点小小的善的改变,都会让我心中欢喜,油然生出成就感。
今年4月份,看到胡著权的显著改变,他奶奶找到我的宿舍,提了满满的一篮子鸡蛋要感谢我。我坚决不肯收,他奶奶却多方推让强制非要我收下。胡著权从奶奶身后跳出来,笑眯眯地背着手说到:“老师,你就收下吧,这些鸡蛋都是我亲自挑的哦,我还把家里最大的鸡蛋挑给你了,我每天都守着我们家的大母鸡们捡鸡蛋呢。”看着他明媚的笑颜,我的心很安慰。守护这样的笑颜大概是支持我一直坚守在农村教师这个岗位最大的动力吧,他的笑声真的让我很幸福。
也许教师真的是一个平凡的职业,一支粉笔捏手中,两袖清风拂微尘,三尺讲台上头站,四季轮转护花苗。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经历和个性,若没有耐心和善心,随意忽略那些看起来成绩差、品德不好、调皮任性、阴郁消沉的孩子,对一个老师来说,那可能只是某个年纪某个班的一个怪孩子,但对于这个孩子来说,可能错失的是那个能拯救他出泥沼的上帝,他也许就此消沉,毁掉的是他的一辈子。
作为一名老师,除了做好传道授业、教授知识的本职工作,我觉得更要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察觉,多一点对孩子们的关心。村小是一个特殊的小学,它的特殊不在于孩子智力有什么特别,也不在于学校硬件设施的差异,当然这种差别还是存在的,更在于村小很多的孩子是留守儿童甚至出自离异家庭,对于留守儿童和离异家庭出来的孩子,他们比一般的孩子更孤单,更无助,更缺乏安全感。若不及时给他们帮助和肯定,很容易养成自卑、畏缩、敏感的性格,甚至偏激、暴虐。由于社会的现实,让这些本该由家庭教育解决的问题,就留到了学校里,若我们作为老师,仍然对他们忽视、冷漠,那么这些孩子也许就此沉沦,或者走入歧途。当然,也有些孩子成年后,靠着自己克服了这些障碍,但也花费了无数本该更加快乐的青春时光。
我们也许并不是圣人,也可能会对调皮捣蛋的孩子愤怒、恼火,也会想着这样的问题:孩子干脆撒手不管了吧,为什么要给自己找麻烦呢?但是,也许我们多的一点关心,多的一点关爱,可以让一个孩子从此走上不一样的人生。我们也许永远也不知道,这些孩子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历程,以后又会如何发展,但我们至少可以做到,让这个孩子回忆过往,能有那么一两个印象,曾经在学校里,有个老师对他很好,很关心他。萤火之光,也可以照亮身边的一大片,现在村小和留守儿童的师资力量越来越薄弱,但我也希望,即使是这样的大环境里,也要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也许我最终并不能改变太多,但我会把身边能做到的尽量做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