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营销战如何实现突围?“天猫青年媒体”用短视频给出新思路

酷暑来临、年中将至,在一年一度的“6·18年中大促”争夺战中,电商平台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买家争夺战”,他们纷纷秀“兵刃”、论想法、出重拳,让这场年中大促看起来好不热闹。
而在今年这场6·18大战中,除了打响价格之战外,各家平台也是卯足了劲通过品牌营销的方式来吸引更多网友的目光。而在这场营销战中,在其他平台还在用常见的电视广告、平面广告等形式来宣传6·18时,爱“搞事情”的天猫再一次用四支泰式短视频广告成功实现突围。
泰式脑洞与中国电商的首次碰撞,原来广告还能玩出这些新花样
以往提到广告营销你会想到什么?生硬的大字报、比品牌更吸引眼球的大牌明星、千篇一律的中国式视频广告......但是在互联网时代,面对越来越年轻化的受众群体,以往这些广告营销方式已经成为了年轻人眼中的“过去式”。
如何才能牢牢抓住年轻一代的口味需求,让它们不反感广告甚至看完之后还能赞不绝口,这个问题已然成为了如今各大品牌最头痛的话题。而在这次的6·18营销大战中,天猫联手泰国顶级广告导演创作了“趁热美”、“趁热嗨”、“趁热懒”以及“趁热瘦”四支短视频广告,以独特的泰式幽默成功“打入到了年轻人内部”。
其中“趁热瘦”以一胖一瘦这样一对在一起生活的好闺蜜为主角来演绎。瘦女孩试衣服时胖女孩在一旁为她扇风,看起来闺蜜感情很不错,但是当胖女生送完瘦女生去约会后,却突然变了脸。她翻箱倒柜想找出瘦女生一直不胖的秘密,通过不断回味之前一起的经历,最后发现,原来在以前的所有合照中,都隐藏着这个秘密——
而“趁热美”则聚焦社会中最普通的白领女性群体。讲述了过马路时即将遭遇车祸危机的女主在千钧一发之时,通过散落空中的镜子看到自己并不美丽,于是立马抓起化妆品开始化妆、洗头,而打扮之后的女主变得光彩照人,闪瞎一众路人。
除了这两支独具创意的短视频广告外,天猫还推出了以电器化身女特工,为男主人带来舒适和清凉为主题的“趁热懒”;在外打工的女儿打不通年迈母亲的电话,胡思乱想以为母亲出了事,但回家一看母亲真正家中举行party,而让母亲这样嗨的原因正是一直在服用的保健品——这便是“趁热嗨”。
从早些年的《我能行》到近几年的《再也不回来的乞丐》《百乐水果汽水 谁叫的百乐篇》,一直以来,泰国广告给大家留下的印象都是脑洞大开、意想不到。而这次天猫打造的这四支原汁原味的泰国广告不仅没有因文化差异产生交流壁垒,反而碰撞出了很好的化学反应。在天猫官博下面,关于这四支广告都是一水儿的好评:“走心的广告,厉害了小天猫”、“结局真的让人很意外”、“竟然是泰国广告,好看!”、“这是我想要的生活”......
三方合力强强联手,共同将“天猫广告礼”ip进行到底
2018年短视频迎来了大爆发,天猫也瞄准了这一势头,找到了短视频领域的头部kol二更一起以“趁热”为主题打造了上面这四款走心的广告片。但说起来,这并不是天猫和二更首次跨界合作,在今年年初的年货节营销中,天猫就携手四位青年导演打造了四支紧扣“年味”的短视频广告,狠狠地赚了一波观众的眼泪。
从年货节到6·18,天猫和二更的两次合作都出现在了商品大促的时间节点上面,这样的时间选择并不是巧合,无论是“年味”系列还是“趁热”系列,这背后都与一个名字有关——“天猫广告礼”。
“天猫广告礼”是基于“天猫+头部内容制作者+品牌方”三方合作打造出的品牌,换言之就是“有流量的+有预算的+有技术的”这样一种黄金三角的完美结合,通过“天猫广告礼”让我们看到的就是一次对三方都有利的共赢合作。
对于国内外一流的内容制作者而言,天猫和品牌方给其提供了开放的创作空间。无论是邀请四位青年导演还是携手泰国顶级广告导演rong,都是在用最优秀的内容创作者,给他们空间让他们充分发挥所能,而这样做的结果便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走心出色的作品。
而对于品牌方的好处也不言而喻,首先品牌的诉求通过天猫直达内容出品方,同时在这样的大型促销战役的节点,由顶级的电商平台和顶级的内容平台同时背书,两次宣传为品牌带来的流量自然更大;同时对天猫来说,这样的创意营销方式打破桎梏,不仅带来了口碑而且更可以带来市场。
这样一个让三方共赢的合作自然长久,从年货节到6·18,其实“天猫广告礼”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ip,而“天猫广告礼”的成功,也让我们看到了天猫在“天猫+头部内容制作者+品牌方”这种营销模式上的逐渐成熟。同时,除了“天猫广告礼”之外,天猫还与众多新媒体中的头部玩家一起,孵化出了众多的王牌ip。
天猫联手头部内容kol共建“天猫青年媒体”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上周papi酱推出的《pa老师的恋爱课》这期节目,和以往的节目一样,依旧是熟悉的搞笑画风,而这期的主题是“上学时候不好好学习谈恋爱,以后毕业分手了不要来找我!”,对于恋爱屡战屡败的同学们,papi酱把常见的恋爱问题都讲了一遍。
原来以为这只是一个单纯的“恋爱课”,没想到看到最后才发现这是支为天猫6·18做的广告。网友们对这支广告似乎也很买账,不仅视频播放量突破了2500万次,网友们的留言也很有趣:“我竟然一点都看不出广告的痕迹啊!”、“广告越来越皮”、“这广告文案太走心了”。
其实像天猫和二更联手打造的《天猫广告礼》一样,这次《pa老师的恋爱课》也正是天猫和papi酱联手打造的《papi酱的吸猫大放送》中的第一期。而紧接着,14号又针对毕业生们上线了一波以“面试官”为主题的节目,超过9万次的转发、评论中,很多人说papi的表演犹如言情剧女主附体,但万万没想到这竟然还是与天猫青年媒体的合作,从“恋爱课”到“面试官”,这样航母级的头部kol以如此高的频率重拳出击,可见天猫青年媒体的实力和影响力。
除此之外,天猫还和二更共同打造了《夜夜切克挠》,和vogue一起开发了《猫步》,与gq实验室一同推出了《搞毛线事业部》,与 bigger研究所出品了《黑喵买什么》等王牌栏目。而在这一次次的跨界合作背后,其实都来自于天猫的一次大动作——“天猫青年媒体”业务。
什么是天猫青年媒体?
天猫给出的解释是:“内容头号玩家俱乐部,品牌内容营销会员店”——联合头部内容kol,出品天猫新媒体王牌栏目,为品牌参与天猫营销产品时提供新媒体外投的一键优化方案,同时提供天猫站内资源,赋能品牌投放最高价值。换言之也就是,天猫青年媒体作为平台资源方,一头牵着有才的内容kol,一头牵着有钱的各大品牌,一起去创作有趣的新媒体王牌栏目。
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逻辑背后,其实是营销领域的一次创新玩法。
首先,在大多数电商平台还在拘泥于流量、促销、硬广的时候,天猫新媒体已经跟这些互联网上的头部kol们走到了一起;其次,这种跨界合作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投放固定广告文案,而是根据不同媒体自身的调性打造出不同的栏目,这种创新的合作模式也吸引了一大批新媒体头部内容kol的参与。
当然在营销最重要的问题——如何为品牌赋能上面,天猫青年媒体也有它的创新之处。
以往品牌与广告制作公司的合作,主导权往往掌握在广告制作公司的手中,而天猫青年媒体的品牌参与模式则是给品牌充分的选择空间,在商家后台,品牌可以像选购产品一样选购头部内容,通过选购的方式,直接和《天猫广告礼》、《papi酱的吸猫大放送》等一系列王牌ip合作,相比以往的营销模式来说,品牌方需求的满足直接高效。
同样,天猫青年媒体也能够为品牌方实现最优的资源加持。首先,这些头部内容kol加上天猫整合外部的社交媒体资源,已经为品牌曝光提供了保障;其次,天猫也利用站内资源进行助攻。在注意力日益碎片化的今天,对线上品牌来说,社交媒体和天猫平台的资源闭环都是稀缺价值。
“天猫青年媒体”业务通过半年的试水,已然初具规模,“创意+内容+流量”的强强联合,未来或许还会衍生出更多的合作模式,小官也很期待在今年的双11营销大战中,天猫又会有哪些新玩法。
现在打开手机淘宝app搜索“天猫广告礼”,可以直达天猫青年媒体作品页面。
欢迎订阅“首席娱乐官”,点关注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