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首席记者 肖菁 记者 黄伟芬
曾经以“庄重一身吉祥一身”响彻大江南北的庄吉服装因为盲目扩张,涉足自己所并不熟悉的造船业,终于走到破产的境地。说到“破产”,总会让人心生唏嘘,但是从法律上说,企业破产制度实际上是规范化、法治化的市场退出通道。随着破产程序终结,债务人企业注销,债权债务彻底消灭,从这个意义上,破产程序可以理解为是市场经济的“清道夫”,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制度价值。
今天(4月16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浙江法院深入推进破产审判情况,并发布了2017年十大破产典型案例,其中六个案例是和破产重整有关。
温州庄吉服装就是一起法院依法审慎适用重整计划草案强制批准权、积极协调保障企业重整后正常经营的典型案例。
投资失误引发银行信用危机,发起破产重整申请
庄吉服装是浙江温州知名的服装品牌,庄吉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庄吉集团)、温州庄吉集团工业园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园区公司)、温州庄吉服装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销售公司)、温州庄吉服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服装公司)四家企业长期经营服装业务,服装主营业务一直经营良好。
但因盲目扩张,庄吉服装投资了并不熟悉的造船行业,2014年受整体经济下行影响,不但导致投入造船业的巨额资金血本无归,更引发了债务人的银行信用危机。
2014年10月9日,除服装公司外,其余三家公司向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温州中院)申请破产重整。
2015年2月27日,温州中院裁定受理庄吉集团、园区公司、销售公司三企业的重整申请,并根据企业关联程度较高的情况,通过竞争方式指定浙江京衡律师事务所、浙江韦宁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同一管理人。
在这起案件中,一共有41个债权人,申报债权经确认约18亿元,2016年1月27日,服装公司进入重整程序。
该案例的突出意义在于温州中院对重整企业进行信用修复等各方面支持,最终使得其顺利恢复经营,庄吉服装品牌得以保留和发展,在重整后的第一年度庄吉服饰就成为当地名列前茅的纳税大户。庄吉重整成功有助于债权人实现债权,其中职工债权、税收债权按照清偿方案100%受偿,维护了各方主体利益平衡以及整体利益最大化。
网络司法拍卖助推破产案件提高效率
2017年全省法院一共立案受理破产案件1626件,审结破产案件722件,数量均居全国首位。共处置金融债权432亿余元,通过破产审判化解银行不良资产近三成;处置房屋447万平方米,释放土地资源9997亩,实现“腾笼换鸟”,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安置职工13497人,在破产程序中通过加强法院与政府的联动等举措妥善处理再就业等社会问题。
在具体审判实践中,浙江设立破产审判专门机构,目前有4家中院、14家基层法院设立破产审判庭。
针对破产程序耗时长等问题,浙江找出症结在于财产处置难。2017年,浙江省高院推动设立全国首个破产财产网络司法拍卖专门接口。2017年6月13日,富阳法院审理的浙江泰科铁塔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的相关土地使用权、房屋通过“阿里拍卖”成功实施网拍,成交总价6554万元,超出起拍价1045万元,溢价率达到1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