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 沈蒙和
一份关于中国小学生数学作业的大数据分析报告2018年9月2日在杭州发布。该报告以数据说话,反映了现阶段中国小学生数学作业的整体情况,对社会关注的教师负担、家庭教育中父母参与度、孩子视力保护、城乡教育差异等问题进入了跟踪观察。
该大数据报告由杭州大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拿科技”)发布。大拿科技开发的“爱作业”手机软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免费帮助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家长和老师批改数学题。大拿科技负责人表示,中国教育需要每个人的关注。希望该报告发布后,有更多人士关注老师的身心健康、关注家庭教育、关注孩子尤其是乡村孩子的健康成长。
数据报告一:
老师辛苦知多少?
有老师一天批改了658页作业
目前爱作业的用户中,老师占比5%。
根据用户统计,每位老师平均每天利用“爱作业”批改45页作业,口算题目2500道,工作量非常大。
“爱作业”调查,用人工批改数学作业,每位老师平均每天要花1.5小时至3小时。如果用“爱作业”作为帮手, 每位老师每天批改作业时间可缩短至 10分钟,如果使用爱作业中的“班级圈”功能,5分钟就可以完成。
杭州是爱作业老师用户数量较多的城市之一,杭州“单日批改量”最大的一位老师是来自西湖区某小学2年级的徐老师,徐老师曾一天批改了658页口算作业,她说:“当时是期末考试前冲刺的一两周,就给学生布置了一些口算练习。当时我负责两个班80个学生,每个学生批改了7、8页的样子,所以一天就有600多页了。 ”
老师批改作业数量最多,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莆田112.61页、厦门101.94页、长沙101.22页、扬州90.9页、合肥90.55页、深圳84.19页、广州76.82页、珠海74.29页、东莞72.92页、天津72.04页。
“爱作业”发现,一天24小时,都有老师在批改作业。“爱作业”随机抽取2018年3月12日,这一天的凌晨3点,有32位老师在改作业。
而老师批改作业的高峰期则集中在“10:30——11:30”和“12:00——14:00”。
数据报告二:
家长批改结果显示,晚9点后错误率大增。
小学生要注意休息,避免无效学习
家长是“爱作业”的主力用户,目前占比95%。
根据用户统计,每位家长平均每天批改2页作业,口算题目165道。原来人工批改,每位家长平均花21分钟,现在用“爱作业”批改,每天只需2分钟。
从16:30开始到21:00,是家长批改作业的高峰时段。“爱作业”绘制的平均错误率分布曲线图显示,21:00后,错误率大增。由此来看,小学生要注重休息、避免无效学习。
不同地区的家长,批改作业的时间段也有不同偏好:譬如广东广西的家长喜欢在夜深人静时批改作业,而浙江的家长更喜欢在早上出门前批改。
家长批改作业最晚的城市,排名前十的是:南宁、湛江、江门、佛山、广州、深圳、东莞、茂名、珠海、揭阳。(23点到凌晨2点各城市批改作业家长占比)
家长批改作业最早的城市,排名前十的是:绍兴、衢州、金华、台州、大连、青岛、唐山、沈阳、宁波、丽水。(早5点到7点各城市批改作业家长占比)
家长批改作业最多的城市,排名前十为:岳阳3.056页、茂名2.763页、唐山2.719页、青岛2.655页、台州2.638页、南宁2.603页、泉州2.597页、温州2.553页、莆田2.547页、汕头2.511页。
家长批改作业最少的城市,排名前十则为:珠海1.486页、南昌1.647页、武汉1.741页、湛江1.803页、上海1.834页、佛山1.855页、南京1.860页、嘉兴1.864页、重庆1.880页、揭阳1.888页。
单天批改作业最多的家长, 是一位来自浙江温州的一年级小学生的爸爸,他曾一天批改作业30页。不过这个“冠军”有些偶然。他说,“孩子今年上一年级,以前作业就时一页页批改,2、3页作业要花十分钟吧。后来在网上搜到爱作业之后,觉得很好用,就一下子给孩子批了一批作业,就有30页了。”
数据报告三:
“妈妈”成批改作业主力军,
爸爸需要更多参与
在家长用户中,妈妈是批改作业的主力军,占比62.46%,而爸爸占比37.54%。
女性使用比例最高的十大城市排名:衢州67.93%女性用户、南通67.90%女性用户、丽水66.19%女性用户、天津65.81%女性用户、台州64.98%女性用户、徐州64.76%女性用户、邯郸64.76%女性用户、沈阳64.60%女性用户、石家庄64.50%女性用户、青岛64.38%女性用户。
男性使用比例最高的十大城市排名:珠海45.65%男性用户、东莞45.53%男性用户、莆田45.02%男性用户、深圳44.95%男性用户、佛山43.28%男性用户、广州42.97%男性用户、茂名42.70%男性用户、揭阳41.76%男性用户、泉州41.52%男性用户、江门41.39%男性用户。
目前在绝大部分家庭中,母亲承担着孩子教育的主要职责。教育专家指出,孩子教育是家庭共同的责任,尤其在幼儿和儿童性格的形成期,既需要男性的阳刚也需要女性的柔和。父亲不能在子女教育中缺失,应和母亲共同承担起子女教育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