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的好:“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说的就是养殖有巨大的风险,一不小心有可能出现巨大的损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说养殖业比一般的种植业经济效益好不少,但是也存在着不少风险。关于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来探讨一下。
1、规模化养殖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倡导规模化养殖,这无疑也指明了为了养殖业的发展方向。对于农业来说,规模化养殖无疑是中国实现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经方向,国家对规模化养殖业加大了扶持力度。首先就是国家对于规模化养殖加大了补贴的力度。施行标准化示范养殖,带动当地农民发展,除可以拿到国家的补助外,各地方还有不同的扶持补助政策。
其中,河北省规模猪场每个场补助资金为50万元-100万元,其他地区养殖场也都可申请50万元左右不等的补贴。但是,无一例外,此次标准化补贴的对象基本都要求是“规模化养殖场”,其标准大体上为:
1. 生猪:能繁母猪存栏300头以上,且年出栏肥猪5000头以上。
2. 奶牛:存栏奶牛300头以上。
3. 蛋鸡:产蛋鸡养殖规模(笼位)在1万只以上。
4. 肉鸡:单栋饲养量5000只以上,年出栏量10万只以上。
5. 肉牛:年出栏育肥牛500头以上,或存栏能繁母牛50头以上。
6. 肉羊:农区存栏能繁母羊250只以上,或年出栏肉羊500只以上的养殖场;牧区存栏能繁母羊400只以上,或年出栏肉羊1000只以上的养殖场。
7. 兔、水禽、蜜蜂:具体要求由各试点省结合本地实际自行确定。
2、要兼顾环保和生态环境保护
2018年1月1日,新的《环保税法》正式开始实施了,养殖业也赫然位列其中,其实国家在鼓励规模化养殖里边已经提及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利用实施建设。畜禽养殖的污染已经成为了农村重要的污染来源之一,破解粪污综合利用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必须科学治理。现在解决畜禽养殖污染的问题已经列为国家重点解决的问题。去年开始,多个地区划定了禁养区,和限养区,让不少的养殖从业者感觉到了治理环境污染的紧张气氛、大力度。
除了国家对环保的重视和各种治理手段以外,国家也加大了对这方面的补贴力度,目的就是达到养殖和生态环境的兼顾。不少地方是资金直接补贴到养殖户,有的则是在用地、用水、用电方面提供优惠政策扶持。
无论是养殖还是种植,我们农民朋友都要紧盯政策,跟上形势的发展,趋利避害,取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