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个价,从50个员工到5个,绍兴一家老照相馆的坚守


“老王,我孙女百天,我来照个相。”“来来来,我马上给你们照,百天免费,都多年的老邻居了。”在越城区四马路的凤凰照相馆里,64岁的王儒明正在接待一家五口。来者是王儒明的老邻居,他二话不说就决定给邻居免费拍百天照。
凤凰照相馆成立50多年,经历了从私营到国营再到私营的转变,王儒明在那里工作了18年,成为了照相馆的坚守者。“最辉煌的时候是50人,现在是5个人。”在照相馆里,只剩下5名员工,店里的4台电脑除了一台是液晶外,其他都是十几年以上的台式机,王儒明说,这种图像还原比较逼真,是现在的液晶电脑无法做到的。
十年都是一个价
王儒明说,每个城市都有一座“地标式”的老照相馆。曾经红极一时的凤凰照相馆,就如同一个时代的“印签”,留在了很多老绍兴的记忆里。
随着摄影市场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不断提升,很多照相馆转型发展为婚纱影楼或摄影工作室,业务从拍摄证件照、集体照,演变成了拍个人写真、婚纱摄影等等。对于转型,个性谦虚谨慎的王儒明也曾作过一番市场调研和考察,最终还是放弃了,他认为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如果为了迎合市场盲目转型,将业务拓展到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王儒明告诉记者,馆内拍摄个人证件照,价格十年都没变过。洗照片一直是5寸照的一元一张,1寸照五元九张。如今的业务基本都是工厂、学校和机关的集体照,还有个人的证件照,其他业务都已弱化了。
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时常有人过来拍证件照。“我们拍过最多的就是160人的集体照,这在其它照相馆里是很难做到的。”王儒明自豪地说,只要说到集体照,很多绍兴人还是只认凤凰照相馆。 
坚守是因为热爱
王儒明是绍兴最早的一批专业人像摄影师,他与摄影打了一辈子交道,如今64岁,本该是退休享清福的年龄,他却依然奋战在一线,当一名忙碌的摄影师。
“现在的相机越来越好,手机拍摄也很简单,但作为专业的人像摄影师,不同的服务对象,拍摄的技巧和技术都不一样,用光也是很有讲究的。”王儒明现在手下有4名员工,其中两名“90后”,两名“80后”,他总是不遗余力地教他们一些摄影和沟通的技巧。“以前拍摄、打光、取件、洗件、冲印等岗位,都需要不同的人来担任,现在馆内很多人都身兼数职。”
在王儒明眼里,每个从业者都必须有工匠精神,尤其是摄影这样有时代记录意义的工作,更应该如此。
“我的传统意识比较强,只要社会需要、百姓需要,我就会继续做下去,而且保持不涨价。”王儒明说,如今店面虽不大,但慕名而来的客人还很多,很多人是几十年的老主顾了,都是冲着口碑来的。
“我热爱这份工作,做了一辈子,老了也舍不得撒手。当然,如果能找到合适的接班人,我也乐得逍遥养老去。”王儒明笑着说。

工匠精神,值得推崇……

那以前妈的是敲竹杠,那时候的1块多贵

工匠精神啊

凤凰照相馆在绍兴大酒店经营时是绍兴饮食服务公司(国有集体性质)下属企业,之后搬到春天百货对面成了个人经营,之后于2010年左右解散,可这个凤凰照相馆的招牌饮服公司却没有收回,而 是由原照相馆的经理(本文中的王儒明)继续使用。
绍兴政府在保护市场经济时期的老字号一点都不上心,好多店都倒了,资产和品牌随意放弃。

谁说十年一个价?去年我去这家洗了照片,事后知道比别的相馆都要贵。楼主要做广告也得实事求是呀。

5寸照,淘宝三毛一张

老板没有遇到过不知道么,只是记得解放路上的时候馆内的大妈态度很差!价格不便宜!

看来也是商业系统的人,哈哈哈.饮服名人也出了不少哦...........

一份执着的坚守

当年冲数码照是天价,暴利的不可想象。
我有个朋友是绍兴最早一批(是不是第一不确定)开个体数码照像馆的,当时一出来价格就是凤凰的一半不到,利润还是不低的,生意太好,还被人半夜砸过店。谁干的?当时城里的同行真没多少,呵呵。

王经理的为人,确实不错

我现在都是用自己家的打印机打印照片的。。。

新河弄口也开过

拍摄一寸照挺好的

新河弄的是绍兴照相馆,和凤凰照相馆一样都是原市饮食服务公司下属企业,现也早已成个人经营,这家照相馆有关系,承担了市公安部门出入境护照证件的拍摄资质。

政府确实是对老字号关心不够,荣禄春这样的老字号也因为排污问题关门。

哦,搞错了,凤凰是后观巷口对面开过

现在某宝上冲照片五寸的只要一毛两毛够了,写文章的人有没有领过事门的呀,十年前一块钱一张也算贵了的,还好意思说。至于拍集体照,反正是公家出钱,没人关心价格。

后观巷对面和春天百货对面不就同一个地方,就差了几步路而言........

据说绍兴照相馆冲洗证件照有垄断价格!
都是5寸照,基本10元一大张,然后再裁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