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商模式思考-从购买者的角度去做销售

新型电商模式-从购买者的角度去做销售1998年3月,我国第一笔互联网网上交易成功。
电商在我国从诞生至今,已经二十个年头了,大多数的传统零售商,都开通了电商服务。特别是小程序推出以后,没有网店的商家,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卖东西的。实物,虚拟物品,均纷纷上架电商平台。
电商的模式,也从3.0时代,迅速发展到5.0时代。电商,狭义上是卖产品,广义上,产品也好,信息也好,服务也好,广告也好,都是电商的范畴。
但大多数的电商,还是停留在比较传统的产品售卖阶段,即将线下的产品信息搬到线上,将线下的现金支付改为互联网电子支付。
同样一个品牌和型号的冰箱,各电商平台售卖的价格并没有差别。
现在的网购用户,比如笔者这样的选择困难户,在网购的时候,最纠结的就是选哪个品牌、哪个型号的产品。
之前准备买某米的千元机,就在某note和某x这两个型号上纠结了将近一个月。两者性能和配置相近,但又各有优劣,看了网上的测评,最后也是告诉我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来购买,说了等于没说。
这类产品还好,最纠结的是买快消品了。比如买苹果,国内产苹果的地方二十多个,品牌上百种。同样花100块钱,究竟该买哪个产地的?买哪个品牌的?又不可能每个品牌都去吃一下,最后只能看谁家产品介绍资料做得好,图片诱人,就选择了。结果呢?可能并不是很满意。
像这样的产品,在电商平台,其实是很困扰用户。作为产品售卖者,不会考虑用户如何选择,只会尽可能的秀出自己产品的卖点来吸引购买者。
如今,微电商销售异常火爆。为何如此火爆?这也是本主题重要要说的,一种新型电商模式的来临。
这种新型的电商模式,已经从原来的“卖”跳出来,变成了“买”,即从购买者的角度,来销售产品。简单地说,就是帮用户选择合适的产品,然后将这个产品上架销售。
还是拿苹果来举例。
作为消费者,购买者,我们希望买到什么样的苹果?好吃,营养丰富,新鲜,无污染,价格便宜……列举最主要的3~5点。
怎么才知道好吃?每个品牌的吃上几个;
怎么才知道新鲜?看一下各个品牌的采摘、包装、发货过程;
怎么才知道营养丰富?看产地,看检测报告;
怎么才知道无污染?看种植过程,看生产和包装过程……
作为用户,如果每次购买产品都要做以上工作,成本无疑太大,不现实;但作为卖家,如果能帮用户解决以上问题,测评出结果,最后推荐给用户最适合他们的产品,无疑价值巨大。
其一,提升用户体验,节省用户时间。让用户不再纠结产品的选择,可以直接买到好的产品,大大节省了用户逛、比、选的时间;
其二,避免同质化的竞争。品牌越多,给用户的困扰越多,同质化竞争也越严重。与其互相打价格战,不如帮助用户在现有的产品品牌中筛选出优质产品。
其三,提升品牌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在这种筛选、推荐模式下,要想产品卖得好,必须自己的的产品更符合用户的需求,更够让用户更满意,从而从用户端驱动产品制造商提升产品品质,作出更优质的产品。
其四,回归商业本真。用户买的是产品,更是产品的价值。现在的很多电商平台的大数据计算法,会根据用户的采购行为,推荐热门产品。热门产品,购买的人多,但不代表性价比最高。需要看复购率。而我们所说这种新的商业模式,摒弃机器算法,采用真实的数据采集和产品测评。用户最怕钱花了,买到的却不是自己想要的产品。
或许,这种从购买者的角度出发进行产品销售的模式,还能带来一个全新的职业:品鉴师,靠输出自己的品鉴能力,产生价值。
据说,已经有专门品鉴水果和推荐水果的专业人士。比如,75mm左右直径的苹果,水分足,最好吃。购买者不需要管产品品牌,不需要管产品产地,买回来,绝对好吃。
除了水果,母婴用品也是特别需要这样的电商模式的。买什么样的奶瓶,买什么样的奶粉,买什么样的纸尿裤,买什么样的吸奶器……
用户需要有这样的卖家,能系统的分析和推荐适合的产品,而不是一股脑将所有产品列出来,“琳琅满目“,翻十几页都翻不完。关键每个产品都说自己好,但好在哪里,跟其他的产品有没多大区别。给用户带来了很大的苦恼。
中间卖家也好,品牌商家也好,在推出产品的时候,都要充分从购买者的角度去思考,真实、合理的推出产品。购买者并非一定要买到毫无瑕疵的产品,而是要买到合适自己使用的产品。或许,这种“新零售”、新电商模式,能够给电商卖家带来新的机遇和更多的、更有持久忠诚度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