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又发话:房地产时代已经过去?产业成老大?

作者:美房网主编
2017年的冬天,房地产好像也冬眠了。似乎越来越多的人对房地产失去了信心,于是奔走相告:房地产市场“凛冬已至 ”。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孙立平也表达自己的态度:中国经济以房地产为中心的日子已经过去,同时他提出“产业第一,企业家最大”的观点。
一、产业发展,政策春风吹又生
其实就目前产业发展来看,国家的重视程度以及国民经济均衡发展的趋势,产业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获得了非常大的政策支持。
就北京而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发布,提到了北京城市战略定位的四个中心,分别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其中“科技创新中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博得了众人的眼球,几乎同一时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共同发布《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 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 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这不仅贯彻落实了中央决策部署,而且也实现了推进供给侧改革、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的现实要求,不仅如此,各地工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踏上创业之路。高新技术产业的的发展态势可以说是势如破竹了。
二、政策紧缩,房地产业看似凛冬已至
而房地产的发展呢?自从提出限售令租售并举等一系列调控政策以后,政府将房地产的发展方向导向了“租赁市场”。住宅市场的火热促进了住宅所有权的转让流通,也正是因此,大量的住宅闲置,让房产成为了真正的“商品”,所以才提出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为的就是实现房子住的属性。只有当房子有人住了,才能带动房地产的下游产业的发展,包括房屋租赁市场、家装市场、餐饮商业等等,可以说,有很多产业需要房地产行业来带动发展。现在,很多人都在等房地产行业政策“回暖”,但实际上政府对房地产的态度一直都秉承着“平稳健康发展”的理念。有的人说,房地产行业好像没有投资的价值了,笔者只能说,说这些话的人都不是真正的投资者,只能算是“投机者”。
康老师多次说过:投资价值=未来卖出的价值-当前买进的价值,而某一行业的发展都是具有波动性的,有上行期也会有下行期,真正的投资者善于从波动性中发现投资机会。
三、产业和房地产将会并蒂开花
中国“新时代”的到来,新的发展动力在形成过程中展现了新的特征,供给端和需求端的结构改善,不仅让各行产业有了更适宜的发展环境,也扩大了房地产行业中租赁市场的增长空间,说到这里,笔者不禁想到一个词——宜居宜业。随着各类新型产业的发展,宜居宜业的房产类型才是大量的创业者所需要的房产。这就是商住公寓。关于这类房产,笔者总结了以下特点:
01、单价和总价低
在北京地区,商住公寓的单价和总价都比同地段住宅要低,俱乐部所布局的项目甚至只是住宅的一半,但是产业化程度比较高的城市,比如深圳的商住是和住宅持平的,有些地区甚至高于住宅,所以说,目前单价和总价比较低的公寓,还是有一定的投资价值的。
02、精装修交房
现在有很多住宅因为限价限售,都出了一套“精装修”合同,其中的装修标准如何也是可想而知,而公寓的装修标准远远高于住宅,尤其是loft户型非常具有时尚感,很适合新兴产业创业者。
03、高出租率和高租金
公寓是非常讲究地段的,优越的交通情况和商业中心决定了它的高租金,而广泛的客户群体又保证出租率。这类房产做到租金抵月供是十分简单的。
04、不限购和好转让
随着限购令的出台,不限购的公寓有了绝对的优势,以公司名义购买,转让的时候只需要做股权变更也是十分的方便。
正是有了这类“宜居宜业”的房产,才能让产业的发展迸发出新的活力。
房地产行业可以说一直都是中国经济的支柱行业,笔者也不能说房地产一直占据着“老大”的位置,毕竟各个行业均衡发展齐头并进才是国家最想看到的。而房地产行业不仅能够起到带动下游产业的作用,还能成为承接上游产业的支柱,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可见一斑了。
不仅如此,在全国住房工作会议上,住建部长提出的:“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显著增强”的说法,更加是说明了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容小觑。
房地产行业远远没有进入转折期,在经济向产业转型的今天,房地产持续强健稳定发展才是重中之重。
作者:mkshf01
郑重声明:本文在美房网上海站首发,是美房网上海站原创文章,欢迎转发,不欢迎转载。如需转载请保留本版权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