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球区块链资产行业报告》以及《全球市值排行榜》信息,截至今年8月份,全球区块链资产总流通市值为2361.87亿美元。同期,全球市值最高的50家企业总市值达153633.83万亿美元,其中,苹果的市值为11331.07亿美元,阿里为4580.58亿美元,腾讯为4333.56亿美元。光是苹果一家公司的市值,就是全球区块链资产总流通市值的5倍。可见,区块链行业在全球经济总量中的占比还比较低。
但是,区块链行业具备非常强劲的发展潜力。区块链技术凭借其非对称加密技术、数据不可篡改性、弱中心化等特点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并称为“新一代前沿技术”。普华永道指出,区块链技术可以被应用于健康、教育、公共安全、农业、民事登记、国防、政务、能源8大领域;2018年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榜单中,全球最大的十家上市公司都在探索区块链技术……毫无疑问,区块链是新热点所在。很多传统企业为了抢占到这一发展先机,都在进行区块链布局。
传统银行业布局区块链
今年7月份,福布斯公布了全球范围内进行区块链布局的50家大型上市公司排行榜。其中,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分别位列榜单第一、第二、第五名。银行业(金融业)因为高度的数字化特性被认为是最适合落地区块链技术的领域,并且区块链的第一个应用——比特币(数字货币)也属于金融范畴,所以银行业在所有区块链布局行业中拔得头筹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有很多银行正在加速推进区块链技术在基础设施中的应用,从而推动自身改革。除了上面提到的三个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浙商银行、民生银行等都开始了区块链布局;今年4月份,现任央行行长易纲表示正在研究如何运用区块链技术及金融科技技术,达到发挥数字货币作用,服务实体经济的目的。
再来看看海外银行业。荷兰央行在2016年发行了数字货币dnbcoin,成立了区块链园区;加拿大央行曾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展过一项名为“jasper”的电子货币实验;高盛曾推出自己的虚拟货币setlcoin;包括花旗、摩根大通、瑞银集团在内的全球最具影响力的42家金融机构曾共同发起并成立了一个跨行业、跨洲际的区块链联盟——r3cev联盟;数据公司cb insights指出,高盛与花旗已跻身最积极的区块链投资公司行列。以高盛为例,其投资了包括circle、veem、axoni在内的多个区块链项目。
传统银行业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风控手段乏力、支付转账结算信贷等操作程序繁琐,成本高昂,周期长等。区块链技术可以为传统银行业赋能,解决这些痛点。举个例子,传统银行跨境汇款业务平均需要1-2个工作日才能完成,用户不仅需要向银行支付0.1%的手续费,还要向swift支付电讯费。蚂蚁金服在今年6月份推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钱包跨境汇款业务,香港向菲律宾汇款最快3秒到账,并且用户只需缴纳汇率费用。
传统互联网、零售企业布局区块链
曾在行业发展初期(尤其是互联网行业发展初期)享受过前期市场红利的企业都知道新技术提前布局的重要性。目前,以bat为代表的国内外传统互联网、物流、通讯龙头企业都在大力布局区块链。下图列举了一部分2015年到2018年间进行区块链布局的传统企业(信息来源:ok blockchain capital)。
百度在2017年7月推出了区块链开放平台baas(blockchain as a service)。这是一个区块链云计算平台,上面有很多已经成型的区块链应用供企业使用。推出半年后,baas被成功应用于信贷、资产证券化、资产交易所等业务,支撑资产达500多亿。
阿里主要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食品、商品溯源领域。2017年3月,阿里与普华永道合作,共同打造透明可追溯的跨境食品供应链;2017年10月,蚂蚁金服cto程立在蚂蚁金服科技开放峰会上首度表示将进行“basic”技术布局,其中“b”就是指blockchain,区块链;2017年11月,天猫国际宣布升级全球原产地溯源计划。这个计划覆盖了63个国家和地区,3700个品类,14500个海外品牌。
相比阿里,腾讯更注重区块链在金融、技术场景等方面的应用布局。微黄金是腾讯区块链项目实验中的第一个内部落地商业场景,由腾讯提供联盟链底层技术支持,银行等多个节点共同参与记账。2016年5月,腾讯加入了金融区块链合作联盟,与微众银行联合发布了全国第一个面向金融业的联盟链云服务;2017年4月,腾讯发布区块链白皮书,旨在打造区块链生态……目前,腾讯主要在供应链、医疗、游戏等领域布局区块链。
facebook在今年5月份宣布了自公司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管理架构重组和人事变动。此次变动中,facebook新增了一个区块链部门,专门探索如何在公司业务中应用区块链技术。
微软自2014年以来已经支持了多个区块链项目,其中包括以太坊、r3cev联盟、小蚁等。此外,微软还通过azure云计算平台提供了自己的区块链服务,得到了众多知名银行、金融服务业、交易所的支持。
富士通是全球最大的it服务企业之一。该公司开设了欧洲区块链创新中心,旨在推动区块链技术研究,进行智慧城市项目合作。同时,富士通还开发了区块链风险检测技术,和日本主要银行合作测试了区块链转账系统。
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从2016年就开始与清华等学府合作,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食品供应链跟踪及溯源。据路透社报道,目前沃尔玛已要求其绿叶蔬菜供应商采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商品跟踪系统,以应对食品安全问题。
区块链投资银行nkb集团的一份报告显示,谷歌已成为区块链技术第二大投资企业。目前,其已投资了gyft、ripple、blockchain、buttercoin、veem等公司。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总结一下,传统企业布局区块链主要有三个特点。
首先,传统企业布局区块链时会主打“升级牌”。这些企业习惯采用中心化思维模式,在应用区块链技术时多会依赖原有的业务资源,对区块链的布局安排较浅,不会做大幅度颠覆性改变。(图片来源:鲸准研究院)
其次,传统企业往往采用企业间联盟这种方式进行区块链布局。传统企业在各自领域的技术人才储备资源丰富,企业间联盟可实现技术、经验、渠道、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互补,更易实现区块链布局目标。
第三,部分传统企业布局区块链时存在蹭热点的嫌疑。这些公司的共同特点是主营业务进展不顺,需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这些企业与其说是在利用区块链推进业务发展,不如说是在用区块链包装自己。在这种做法下,公司股价确实能出现短期内的拉升,但是之后往往会回落,呈现倒v形。(图片来源:鲸准研究院)
传统投资机构布局区块链
除了银行业、it互联网、零售业、物流业、通讯业等行业巨头投身区块链布局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群体也是这场战役中不可忽略的部分——传统投资机构。下面聊一些国内比较知名的投资机构(图片来源:优比特资讯)
泛城资本是由快的打车创始人陈伟星创立的投资基金,成立于2016年10月,已投资币安、巴比特、火星财经。
分布式资本成立于2015年,由万向控股出资5000万美金发起成立,到目前为止已经投了近50家区块链企业,其中9家是国内企业。在投资时,分布式资本看重的是项目能否为行业带来效率的提升以及成本的降低,能否对原行业产生颠覆式的影响,主要会对项目团队的创新执行能力、经验、行业资源、业务模式进行评估。其投资的项目有factom、everledger、zcash、abra、circle、tierion、gem、otonomos、symboint等。
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徐小平在今年1月份表示,区块链革命已经来临,大家要拥抱区块链,加速进入区块链时代。据不完全统计,真格基金投资了包括lino、iost、data、公信宝、ddex等在内的多个项目。
丹华资本成立于2013年,投资领域涵盖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主要投资早期以及成长期项目或者企业。丹华资本投资区块链项目时具备这样几个特点:关注底层基础设施的突破、多角度地布局技术创新、关注区块链应用落地类项目。丹华资本投资的项目包括aelf、theat、data、iost等。
整体来看,传统投资机构布局区块链主要有两个特点。
首先,大部分投资机构比较看重区块链应用落地类项目,也有比较多的投资机构会直接进行数字货币投资。根据鲸准研究院统计的2018年主要区块链投资机构名单,30个投资机构中,有26个投资机构的投资偏好是应用层投资,剩余4个是数字货币投资。
其次,因为受到国内监管的限制,或者因为国内区块链技术与海外的相比存在一定距离,所以,这些投资机构主要对海外区块链项目进行投资,国内项目投资占比不高。
传统企业布局区块链存在哪些难点
传统企业布局区块链存在以下四个难点。
首先,基础设施仍待完善。目前,行业中暂时没有出现通用性的,并且便捷的底层平台。行业中有一些团队在争对细分场景做细分的基础设施,但是并不是所有细分领域都被填满,而且很多基础设施无法完全满足企业构建区块链业务的需求。
其次,经过多年的发展,传统企业一般规模都比较大,机构设置比较复杂,灵活性不够。传统企业在布局区块链时容易牵涉到多区域,多部门,多人员,因此布局成本较高,并且很难在短期内完成布局,很难做大幅度颠覆性布局。
第三,传统投资机构在选择区块链项目时缺乏评测标准或者评测标准完整度不够。投资机构在考虑是否投资某个区块链项目时,可能只能凭借传统投资经验。
第四,监管标准不明确。区块链技术很难不与数字货币扯上关系,因此区块链布局也总是绕不开监管这个问题。从全球范围来看,区块链行业可以说还没有明确的,较大范围内的监管标准落地,并且各国各地区对区块链及数字货币的态度都不同。监管规则不明确让企业处在进退两难的局面,为企业布局区块链设置了很大的障碍。
参考文章
《2018区块链商业落地情况分析报告》by jingdata
《“重仓区块链“投资机构全名单:创业者,我们只能帮你到这儿了》by 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