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一女子误将5000元转入陌生人支付宝,哪哈办?,你遇到过吗?


随着新型支付手段的发展,各种通过手机客户端直接操作的转账支付方式,让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但在给人们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一些操作失误却会造成风险。5月20日傍晚,海盐的徐女士就因一时疏忽误将5000元转到了陌生人的支付宝账户,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当天下午6时许,海盐的徐女士到某手机店购买手机,由于随身携带的现金不够,便想到了支付宝转账。“老板的支付宝账号是他的手机号,在他报号的同时我输入数字。”徐女士回忆说,在快速输入号码后,她未经核实,便按下了确认键。“我这儿已经显示转账成功,可老板却迟迟没有收到钱。”徐女士说,“我们核对了一下转账的账号,才发现竟然输错了一个数字。”
5000元就这样白白落入他人账户,怎么办?徐女士立即拨通对方的手机号码。“接电话的是个女人,外地口音,她听我说完后以为我是骗子,匆匆挂了电话。后来我又连续两次拨打她的手机,可一直没有解决。”徐女士说,她随后拨打支付宝客服热线95188,支付宝工作人员查询到确实存在这笔错误操作的交易,并承诺会与对方沟通,劝其归还这笔款项。
事发当晚,徐女士辗转难眠。“第二天天一亮,我又给对方打电话,可一直无人接听。”徐女士说,她便向本报热线求助。经调查,记者了解到对方(化名小美)30岁,四川人,目前在秀洲区生活。21日下午2时许,小美主动来电,表示愿意归还钱款,但因为不会操作,目前正在学习中。
浙江海赛律师事务所王立律师认为,根据《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的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本案中,由于徐女士的操作失误,错误地将5000元打入小美的账户中,造成徐女士直接的经济损失,而小美由此获得的5000元没有合法根据,属于不当得利,应当将获取的不当得利返还给受到损失的人。
律师提醒,如果遇到类似情况,受害人首先可以通过银行或支付宝提供的联系方式,与对方协商解决;如果对方明确表示拒绝返还,受害人还可通过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判决对方返还不当得利。在日常生活中发生转账错误时,应保存好相关证据,如转账凭证、警方情况说明、对方身份信息等。如果涉及金额较大,可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冻结对方账户,防止对方挪用,以保障财产安全。(嘉兴日报)

科技带来方便,但是也要仔细,错了就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