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人员正在铺设管道。记者齐放摄
□记者齐放
实习生李博昊
“排水沟修好后,俺再也不会闻臭水味了,也不会有那么多大蚊子了!”4月2日上午,临颍县瓦店镇大张村村民李焕青看着门前正在整修的道路,高兴地对记者说。
门前道路改造
村民喜上眉梢
李焕青告诉记者,她家门前正对着一个大臭水坑,每到雨水季节村里的积水会流到坑里,再加上平时村里随意倾倒的垃圾,臭水坑不但臭气熏天,还滋生蚊蝇,令李焕青一家苦恼不已。
从今年春节大年初四那天起,李焕青就看到施工人员开始在村里开始开挖排水沟,对乡村道路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后的道路,除了过村道路增加排水沟,还对道路加宽一米至4.5米宽,更对道路交叉处的拐角加宽保障了安全通行,连道路两边都进行了安全硬化,种上了红叶石、百日红等绿化树木。
家门口道路的巨大变化,李焕青老人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她说:“路更宽了,汽车更好走了,以后俺村的辣椒、大蒜和粮食就更好往外卖了!”
李焕青老人看到的家门口乡村道路的变化,是临颍县目前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工作的一个缩影。为了实现“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的总目标,眼下,“四好农村路”建设正在临颍县各乡镇如火如荼地进行。
铺就致富道路
助力乡村振兴
在后纣线陈庄乡管庄村村西,三台挖掘机正在轰鸣着取土加宽路肩,加宽后的路肩宽至2.2米。“我们要在路肩上种上法桐村和石楠树,还要在下面种养草坪,在急拐、陡坡、临水处安装坡形防撞护栏。”临颍县农村公路所副所长赵涛说,“我们通过对全县225公里农村道路进行建、管、养提升,争取打造一路一景、一段一景等精品线路。”
走在陈庄乡后纣线的农村道路上,平坦的马路通向远方,感觉不到颠簸。陈庄乡副乡长杨伟浩由衷地说:“建好农村公路不仅是农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也是农村居民享受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前提,更是推进村容整洁、乡风文明、实现美丽乡村全覆盖的内在要求。
修好一条条与外界连通的路,让脱贫致富的‘最后一公里’越来越畅通,由此作为起步和必要的支撑,农民就会加速到达幸福,乡村振兴就会阔步前行在路上。”
记者了解到,目前,临颍县已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建制村为网点,遍布农村、连接城乡的农村公路交通网络。通畅的农村公路大大推动了农产品运输、物流发展、道路运输等,推动着乡村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农村,因路而变化;发展,因路而提速。今年,我们要在临颍县成功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的基础上,支持临颍县创建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同时还要再成功创建1个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市农村公路管理处处长宋文卿充满信心地说,“我们有信心以打造农村公路品质工程为引领,坚持因地制宜以求‘实’、提升安全水平以求‘安’、保护生态环境以求‘绿’、引领人居环境改善以求‘美’,让全市4678公里农村公路实现畅通、安全、舒适、和谐的通车环境,让‘四好农村路’成为通向未来的致富之路、小康之路、幸福之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来源:漯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