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痴痴的吃吃路】天桥下的本格牛道


记不起,从何时开始
喜欢用镜头来记录下我的日常饮食
从一碗简单的炒饭
到一顿丰盛的庆祝晚宴
我都会把它们一一记录在我手机
一个名叫“吃吃路”的相册里
等到有空的时候
就想把这些充满着回忆色彩的照片
搭配上几行简短的文字
记录一段时光
以“寻味”为线索
把品尝过的“各种味道”
串成一本《青春迷食手册》
言归正传,今天想记录的
是位于我们“禾城第一天桥”下的本格牛道
顾名思义,牛道想必就是“好牛的味道”的缩写
当然这也许只是我的断章取义
这家店是源古日式烧肉的升级版
这个新店名也意味着这家店的主打依旧是牛肉
餐厅的西面有一条小路
里面有一片区域可以免费停车
以前不知道有这么块地方
总把车停在八佰伴的地下
或者停到太阳城那边然后步行回来
餐厅的内部格局没有改变
升级后的餐厅,变化就在这张菜单里
喜欢尝试新鲜,也是我们年轻人的一个特点
(尽管网络上已经把我这个年龄的,划入到了中年里…)
首先上桌的是一盘“侧后肉”
牛道家肉肉的摆盘还是一如既往地好看
迫不及待地把它们一片片夹上了烤盘
不一会儿,一股浓郁的肉香就激活了我的嗅觉细胞
让我产生了很强烈的食欲
分分钟秒掉一盘肉
接着开始烤鸡腿
不同于其他烧烤店的是
他去除了骨头部分并把肉切分成小块
不仅烤起来方便,还容易把味道烤进去
吃得时候还能保持着小口的斯文状态
去到日式餐厅用餐
总少不了一个拼盘的刺身
我个人偏爱白金枪和北极贝
(强烈要求下次拼盘里加入白金枪刺身)
不过这回我还尝试了一种新的吃饭——烤三文鱼刺身
比起以前把三文鱼涮着吃的糟蹋吃法
我觉得烤三文鱼的味道还是很成功的
可惜甜虾没烤好,烤着烤着肉就碎了
然后心也跟着碎了
炸猪排里头最吸引我的
是只“小红兔”(小番茄做的)
炸物都得趁着刚出锅的时候吃
搭配着起司酱和生菜丝一起
荤素搭配吃起来更香脆
每次拍鱼头都能拍出惊悚片的效果
这个技术我觉得还需要提高一下
这三文鱼头有着好大一块巴掌肉
但是吃货都知道鱼鳍附近的肉才是最灵光的
烤鱼肉会比生鱼肉多几分香少一些甜
吃了这么多荤的
中场来个水果沙拉停歇一下
然后继续开始烤肉
乍一看还以为上了个“小京华火腿”
相比侧后肉,这块肉的肉质更胜一筹
不过价格也是比它高了一级的
毕竟这肉质和肉价还是成正比的
日料的主食里头
我偏爱炒乌冬多一些
这款面里加入了章鱼皮和牛肉粒
味道也是多了几分鲜美
寿司也是升级版菜单的新成员之一
也许前面吃得口味有些重
吃寿司的时候觉得味道有点淡
只好沾着酱油来吃
菜是上齐了,可小伙伴们仿佛还有点意犹未尽
那就再加几个经典吧
腹心、厚切牛舌and罐腌
这些是我之前吃了觉得比较好吃的几样
这一餐,是为了欢送一位爱吃肉的小伙伴
她即将毕业离开,去往一座新的城市
开始她全新的工作生涯
她说还会再回来和我们一起寻味生活
那我们就期待着
也想下回去奉化尝尝那边的味道
品味另一座城市的独特风味

照片拍得蛮好
摆盘很关键
你的帖子也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