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农村养殖最新政策:这些地区将会成为禁养区!

养殖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深受国家重视,当时相对应的,养殖行业所暴露出来的弊端也在影响着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那就是污染。
今年11月环保部和农业部出台了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指南,全国各地对禁养区作了明确的界定。1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要求在2017年底前,各地全部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养殖场。
2017年禁养区的养猪人将作最后的抉择,是搬迁后继续在适养区养猪,还是转行后永久退出养猪业?
继续养猪的,流转土地,重新建养猪场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养猪这一行,虽然又脏又累,提心吊胆,苦不堪言,但退出养猪业后不一定比现在的处境好。
禁养区养殖的快速退出,非禁养区的养猪人在环境治理压力上也是越来越大。环保税将于2018年开征,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又重点关注了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问题。这都意味着农村环境治理的严峻性。
近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并再次强调,2017年底前,各地区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并大力支持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标准化改造和建设。
这些区域为禁养区,咱农民朋友要记好来了!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镇居民区和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建设养殖场的区域;
从中也说明了2017年,国家对于农村养殖污染问题不但不会放松,而且还会加大打击力度,那么除了划分禁养区外还有哪些规定呢?
要经过五年的努力,使全国的规模养殖场粪污都能无害化、资源化利用;首先要在100个畜牧养殖大县开展试点;规模养殖场必须承担治理污染的责任;
注:这一点其实是意味着加大了养殖的限制力度;以前养殖门槛低,想养就可以养,养多养少完全看你自身实力,但是现在不同了,要通过数量规模以及排污治理的章程来设定一些门槛,只有合乎规定了才能养;
4.财政上采取先建后补,比如今年你有针对规模或者环保方面整改、扩建的计划并且金额符合当地补贴标准,就要提前去相关部门申请,然后自筹资金进行建设,完毕后相关部门会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领到补贴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