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有运营者在朋友圈透露,“跳一跳”小游戏商业化招商文档。
在文档上,招商策略及项目执行流程按照cpd进行售卖并分为三档:500万/1天,1000万/2天和2000万/5天,不承诺独占。非常得残暴。
而品牌植入“跳一跳”小游戏将会获得3项权益:定制品牌“挑一挑”专属盒子、音效定制、ip授权。基本上和之前在春节时上线的麦当劳广告,以及前段时间的耐克广告相差无几了。
消息一出,着实震惊到了猿飞的眼球,我们能想象“跳一跳”小游戏的基柱广告可能会很贵,但却没想象到真的那么贵...不过相对于得到的植入权益,以及广告曝光量来看来看的话,是否值得相信大家看后心里也有点数。
早在3月1日,腾讯公关总监张军的一条关于耐克广告疑似上线“跳一跳”小游戏的朋友圈,引发众多网友的好奇:“跳一跳”小游戏要开始接广告了么?(点击文章《继麦当劳之后“跳一跳”又接广告了,费用高达2000万?!》回顾详情)
随后猿飞也从微信团队相关人员处得到证实,“跳一跳”小游戏正在进行广告尝试,不过目前尚未对外开放。此次跳一跳小游戏商业化招商文档的曝光,也可以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那么,小游戏凭什么会获得广告主的如此青睐呢?
根据官方数据,今年春节期间(除夕至大年初五),小游戏同时在线人数最高达2800万人/小时,跳一跳当仁不让地高居第一,然后是星途wegoing、欢乐斗地主、欢乐坦克大战、大家来找茬等一票小游戏。换句话说,小游戏上的曝光量已经足够引起广告主的眼球。
在游戏玩法上,沉浸式的体验和彩蛋强化印象,对于提高用户对品牌广告的接受程度以及品牌好感度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以上回耐克跳一跳上的广告营销为例。
在跳一跳上的耐克基柱,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nike react”的字样广告,nike react是一项耐克自主创新的泡棉专利,最早发布于篮球产品,已经在二月份应用到跑步产品上。回顾上面春节期间微信团队发布的小游戏数据,耐克这波品牌文化的宣传效果已然不差。
在“跳一跳”小游戏的商业化招商案例中也提及,耐克植入“跳一跳”小游戏后受到了诸如36kr、hypebeast、好奇心日报等自媒体大号纷纷报道,并登上知乎话题榜单,3月1日当天耐克和react在微信指数上分别有42.51%和266.29%的指数增长。
此外,游戏设置的好友排名和群组分享对于短时间内快速提升品牌曝光度也有极大的利好。
总的来说,小游戏广告的切入不仅仅是对商家提升品牌的渠道,也是开发者梦寐以求的变现方式之一,两者相合,才能共同繁荣。
喜欢【大大虫程序】的朋友请 关注一下!
比别人更快知道,最新微信小程序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