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ylvia展展
在为数众多的港股上市公司里,慧聪集团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存在。
它是国内较早从事电子商务的互联网集团,对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但它却不是一个路人皆知的品牌。对于过去在互联网领域默默耕耘的慧聪集团来说,格隆汇对其有着很多好奇和疑问。现任慧聪集团ceo刘军在2017年10月份走马上任,在这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已显示出其难以掩盖的雄心。
(慧聪集团ceo刘军)
上周,格隆汇记者在北京的慧聪望京新址见到了慧聪集团ceo刘军先生。从他的言谈中,我们了解到他对慧聪集团未来完整的战略规划,他意气风发侃侃而谈,我们也了解到了一个精英ceo卓越的眼界与开拓变革的决心。
慧聪集团在过去一段时间,一直存在业务繁杂的问题,很难简单说清楚慧聪是干什么的,但是通过这次交流,笔者对于慧聪未来的规划了解得非常透彻,引用刘军的话,就是用互联网和数据赋能传统产业。从战略上,集团从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单轮业务模式向服务于中小企业和大客户的双轮业务模式转型,然后从专注内贸到跟随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转向内贸外贸并重的局面,最后从传统的信息服务建立,到以数据服务为基础、交易服务为场景、信息服务为支撑的互联网全产业链生态。
一、从有志青年到精英创业者
刘军的个人简历非常亮眼:
1977年出生的他,是浙江大学工学硕士,高三入党,曾任十一届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子商会副会长、十届吉林省政协委员、八届浙江省青联委员。
在大学期间他曾担任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副主席、浙江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浙江省学生联合会主席、浙江大学学生会主席、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创业中心主任、浙江大学研究生创业服务公司总经理等。
同时刘军还获得过全国优秀学生干部标兵(全国共5名)、竺可桢奖学金、宝洁奖学金、好来西奖学金、光华奖学金、一等奖学金、浙江大学三好学生、浙江大学优秀学生干部、浙江大学杰出青年志愿者、浙江大学优秀gcd员等荣誉称号。并先后在sci、ei、a类杂志发表学术论文7篇。在四川支教期间,还被评为“四川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
从刘军进入大学起便一路开启了“开挂”般的模式,而后他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去四川做支教志愿者,毕业后加入颐高集团工作近8年时间。刘军坦言在这个过程中,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q:听说您曾是浙大的学霸以及学生会主席,能否给我们分享一下您的大学经历?
a:我是1996年从吉林长春考上浙江大学的,中学时期就入了党。进入大学就立志想做点事情,后来我是浙大四校合并后的第一个学生会主席,还当过全国学生联合会副主席,省青联副主席,浙江省学联主席。
我觉得我还是有点情怀的,当时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我去做了一年志愿服务,在四川凉山昭觉县,当时我是研究生支教团的团长。这是一个海拔3100米并且没有电的地方。当时这个县非常穷,是国家级贫困县。在四川做了一年后,回来继续读研究生,那时浙大有个研究生创新中心,我担任了研创中心主任,然后在2003年底毕业。
我非常感谢浙大对我的培养,在读书的时候我应该是拿下了浙大所有能得的奖,全国三好学生标兵、全国优秀学生干部标兵、竺可桢奖学金、宝洁奖学金,光华奖学金,还有其他各种奖学金等等,几乎所有都得过。
q:您毕业之后就加入了颐高集团,当时的颐高是一个怎样的情况?
a:我从2004年4月研究生毕业加入颐高,到2011年11月,整整7年半。一开始,我在颐高集团做了8个月的总裁助理、几个月的副总裁,然后到执行总裁。
我毕业时条件不错,可选择的方向很多,当时的颐高是一个非常小的公司,但我还是选择了它,主要是因为我觉得it和商业地产的未来将飞速发展。当时颐高做的是商业地产开发和运营,载体是电脑城。在当时颐高业务繁杂,有一些连自己人都说不清楚,于是我们首先凝聚了一个共识,就是打造it连锁中国。
5年后,我们在23个省的39个城市开了69个电脑城,总营业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在电脑城这个行业我们跟百脑汇排在最前列。还记得我刚到颐高的时候,颐高的市场规模还很小,但5年后,我们走到了一个相对较高的位置,就是当年颐高董事长翁南道位列福布斯财富榜第312名,在未上市的情况下与海王集团董事长张思民以及oppo&vivo的大股东段永平名次并列。所以我觉得在颐高的整个经历是很宝贵的,这些经历在我后来的创业过程中也成为了我的宝贵财富。从颐高出来后,我开始创业,在颐高的过往都深刻地影响着我。
q:您觉得在颐高集团工作这么长的时间,最大的收获是哪方面?
a:我觉得收获最大的是团队,我当时的团队已经有2千人,这个核心团队到我创业都没散。曾经很多颐高的老班底都逐步加入了慧聪。慧聪主要三个部门的两个高管都是从颐高过来的人,从管交易到管数据的,还有其他很多高层,或多或少都与颐高有过关联。所以我最大的收获不是收获了多少钱,而是收获了一帮兄弟,这个大于一切。
二、加入慧聪并时刻保持创业精神
从颐高出来之后,刘军就开始自己创业,自己创业的时候做地产,和慧聪及老东家颐高也有合作。但是笔者比较好奇他为什么会想加入慧聪,想把慧聪做好。从公司的执行董事一步步走到ceo,他都经历了什么?
q:您是在一个什么样的机缘下加入的慧聪集团?
a:当时我在颐高的时候,我们的业务模式不和代理商谈,我们和厂商谈,比如有很多业务是与联想对接,同时也结识了一帮it圈的朋友。后来在我创业期间,联想有个浙江区的总经理叫高昕,介绍我跟慧聪当时的ceo郭江认识。时至今日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是2011年的8月23号,当天晚上我跟他谈了地产合作的事情,并选定了一个项目叫顺德家电城,就是这样跟慧聪结缘的,后来又跟慧聪合作了一些项目。慧聪发cb时我买了1.6个亿的cb,变成了慧聪的股东,然后就变成了公司的执行董事,再后来就开始负责金融业务。
q: 以您的背景肯定有更高的选择,为什么您想来做这个ceo,致力于慧聪集团的发展?
a:首先我觉得我与郭总他们有非常深厚的信任基础,都是非常好的朋友,对彼此的人品和能力都是非常认可的;第二是我对小米非常熟悉,也受到了小米的很多影响,雷军是一个对我产生了很大影响的标志人物。雷军年过40岁创办小米科技,那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狠劲和艰苦拼搏的精神给我很深的触动。这也是促使我来慧聪拼一把的原因,我觉得人生应该要有情怀和拼劲,做一些了不起的事,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员工,对得起自己。这是我决定把慧聪做起来的2个重要因素。
在采访中,刘军多次强调自己一直是处于创业状态,即使在笔者看来,慧聪虽然不是巨头企业,但也是一家成熟的公司。但是很明显的,刘军一直以创业的姿态要求自己及员工,可以看出他是个有拼劲有想法的ceo,这可能和他过去一直拼搏的背景有关。有些人,拼搏惯了就真的停不下来。
三、关于慧聪集团架构和业务方向的调整
这次采访的关键当然是慧聪集团新组织架构的调整,以及背后公司业务方向发生变化的内在逻辑,这是我们本次采访最为关心的重点,同时这也是资本市场最关注的重点。
q:对于慧聪未来的愿景,您觉得它将来会朝什么方向发展?
a:第一,慧聪过去是很小的创业型公司,但是我们画了一张很大的蓝图。第一个目标是用互联网和数据改造传统产业,愿景是成为领先的产业互联网集团。因为在中国还没经过互联网和数据升级改造的传统产业占gdp比例的90%以上,这里的发展机会太大了。
在战术执行上,慧聪现在有三块业务:
一是信息服务,中国第一大科技媒体中关村在线和中国第二大b2b门户网站慧聪网组成了慧聪的信息服务系统。通过中关村在线和慧聪网在媒体资源、技术能力等领域的深入融合,在慧聪集团媒体+技术+交易的产业互联网总体战略框架下,依托搜索引擎、大数据、人工智能、saas等技术服务体系的支撑,全面提升产业互联网信息服务能力,推动产业互联网转型升级,服务中国经济和产业的发展。未来三年,致力于实现百亿营收目标。
二是交易服务,慧聪集团深耕行业多年,通过对垂直领域倾注资源,围绕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进行变革,构建起集“棉联”“买化塑”“中模云商”等多个垂直行业的产业生态平台。棉联,愿景是做全球最大的棉花交易平台;买化塑,愿景是做中国领先的化工塑料交易平台;中模云商,主要是做模板脚手架的交易平台。这三个行业的特点是:棉花和化工塑料本身是大宗商品,量非常大。对于代采模式的需求非常强。通过金融、物流、仓储的融入,慧聪集团为产业链注入资金流、物流、信息流,搭建出全场景解决方案,解决客户交易刚性需求,增加场景聚合力,建立高频的用户连接力,大大提升产业服务效率,增加产业服务的粘性。
需要说明的是,金融不是慧聪的独立板块,金融只是给交易场景做服务的,是配套的交易工具。物流方面,我们与神州数码旗下的科捷物流率先在广东成立一家合资公司,由科捷主导来做我们家电的物流,因为他们更专业。仓储服务方面,慧聪也不需要在房地产投入太多的钱,所以我们就结合中模云商做了一个“土地集中购买”模式。
“土地集中购买”模式是什么意思呢?比如北京的脚手架行业,一个脚手架的老板,不可能为了堆放脚手架而专门去买一小块土地,政府也不会批。但在北京有几千家脚手架公司,他们希望有个独立稳定的地方堆放材料,于是慧聪去集合这些下游小公司的需求,再用慧聪的名义整体跟政府谈。这样,慧聪可以以一个集体购买的价格采购土地使用权,再分别售卖给这些小公司。此外,慧聪在当中会做好相关配套设施等其他服务,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交易场景,比如可以做货物质押贷款等。我们做这个模板脚手架产业园其实就是土地集中购买的模式。
在这个市场做减法和聚焦很重要,过去慧聪做了一些加法,我领导慧聪这5个月以来,首先是要把这张图越画越简单,以后我还会把这张图改得更小,什么时候这张图越来越小,就证明我成功了。
三是数据方面,这是慧聪集团重点发展的业务方向。目前,集团通过旗下“兆信股份”与“慧嘉”两家公司,重点构建完善的数据服务体系,打造慧聪体系内的科技前沿板块。“兆信股份”是中国最大的数据防伪公司,数据是核心财富,“慧嘉”以技术驱动营销,为客户提供定制精准的跨平台整合营销服务。我们在数据生产端和区块链绑定的很紧,就拿衣食住行等方面来说:服装市场有300多个上市公司,在防伪、溯源上有大量的需求;在出行方面,汽车主机厂在数据线索挖掘上也有海量的需要;还有吃,现代人愿意为了健康付出溢价,比如海鲜,到保税区转一圈就成进口了,无法保证产地。所以防伪溯源可以和区块链有很好的结合场景,我们做进口商品的防伪溯源,在源头形成不可篡改的数据。慧聪有很多中小企业的数据,形成交易后也产生了很多数据,然后我们再挖掘数据,给客户提升服务。比如在汽车销售线索捕捉方面我们已经和很多品牌客户达成合作。
信息服务,交易服务,数据服务,这就是我们给传统企业提供的产业互联网服务。
q:慧聪未来会有哪些变化?
a:慧聪将会有几个大变化:
一是从服务于中小企业到服务中小企业和大客户并重转型。近期我们的数据业务板块在为中国石油和一汽丰田的服务日渐深入,代表慧聪服务大客户的能力不断提升,我们也会致力于通过不断服务头部客户快速提升慧聪的整体水平。
第二个变化是以前慧聪只做内贸,未来也要做外贸。现在国家有“一带一路”政策,中小企业和大客户都有走出去的需求,需要数据和交易服务。所以我们从服务内贸中小企业到服务于内外贸并重做转型。
第三是营收上,一、二月份的营收增长了100%,从去年30-40亿到今年目标要突破100亿,主要是靠我们服务头部客户的能力增加。
行业上,要做减法和聚焦,要把现在三个行业做深做透。其实如果把这三个行业都做熟做透了,任何一个行业的收入都可以达到千亿级。因为行业足够大,在点上做透相比在面上铺开,前者是我更看重的选择。
q:所以您是打算在未来几年把上面提的这三个行业(棉联,买化塑,中模云商)都做透?
a:用未来一年就可以了。
q:能否给我们说一下慧聪未来三到五年的规划?
a:第一个,营收目标上,从100、200、500到1000亿。对此我有决心和信心,做不到就下课。第二、在服务头部客户和纵深的能力上要增加,来获取更多盈利。市值不敢说,目标至少百亿美金市值。做几万亿市值需要天才,如百度阿里腾讯,但做百亿需要中上水平人才,我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目前管理团队是15个人,有创业经验的超过半数。
同时我提炼企业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