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主办,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塔、中国广电支持,人民邮电报社承办的“2017中国信息通信业发展高层论坛”于9月26日在京隆重举行。论坛围绕“大智慧大连接大融创”这一主题,深入研讨了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物联网创新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的需求。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佟吉禄发表了题为“用大共享助力大智慧、大连接、大融创”的演讲。
尊敬的吴部长、奚部长、苗会长,各位领导,大家早上好!
听了刚才张峰总工还有苗会长的精彩致辞,听了吴部长、奚部长的精彩演讲,我这个题目应该调整一下,特别是对应三家运营商,我的题目是大共享助力大智慧、大连接、大融创。感谢有这个机会跟大家汇报一下铁塔公司那么点事。
铁塔公司三年了,承蒙各位领导的厚爱和呵护,特别是三家运营商,奚部长当年是中国移动的董事长,公司怎么组建,路径怎么走,奚部长给了好多指导。吴部长在公司初期成立就到我们公司去视察指导。今天跟大家汇报两个题目:共享发展的主要成效、深化共享的思考与探索。
一、共享发展的主要成效
走过了三年,我们做了些什么,铁塔公司从初期由三家电信企业来出资组建,后来中国国新加入,现在是四家股东。整个公司的运行为三家建设、维护、运营来提供支撑服务。这三年来,我想铁塔公司的成立就是为共享而生。正因为过去的多塔林立、双塔并立的现象,以及整个的铁塔基站建设还没有统一地纳入规划,以及选址难等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成立了铁塔公司。再一个背景就是共享经济的发展。共享经济大家知道,从1978年美国的学者提出这个概念,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由一个共享的概念逐渐成为一种商务的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淡化所有权,突出使用权。铁塔公司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孕育而生。
中国铁塔逐步探索形成了“共享竞合”的铁塔模式。三年来我们实现了更快速、更协调、更经济地发展。更快:三年来,我们一共承担三家提出的塔类建设项目158万,几乎相当于前三十年建设的总量。此外,我们还建设了1100公里的高铁公网覆盖,还有1600公里的地铁公网覆盖,室内分布系统三年完成了3.3万个。更经济:与中国联通的新建共享达到了92.4%,中国电信的新建共享达到了90%,就是中国移动作为资源最丰富的一家,共享率也达到了46.8%。三年来,新建共享率从14.3%提升到了72%,相当于少建了56.8万个新建基站,对于社会资源的节约,为三家带来的效率是明显的。更协调:一方面,三家通过了共享快速发展,缩小了三家网络之间的差异,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填补数字鸿沟。中国铁塔1200亿的投资中70%投到了农村和西部地区,西部地区12省的铁塔建设明显快于中部省。公司成立了三年,真正承接建设是从2015年开始的,也就是说两年半的时间,确实通过铁塔公司的共享,展现了共享的成效,推进了整体的世界最大4g网络的建设,助力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1200亿的投资需要用租金的方式收取,也加大了三家租金的压力。建设了158万个基站,对三家来讲基站增加的速度是快的。由于快速增加的需求,租金的负担三家也就一点一点体现出来了。
在这种前提下,特别是面临着5g的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更好、更经济的满足需求,如何把共享的文章做深做大?毫无疑问,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提到5g的发展,对于建设这方面的需求和要求会更高,而5g呈现的覆盖特点,是有广度、深度和容量的覆盖,从物理形式上来讲,有宏站与微站的组网形态。如果光是局限于行业内的共享,或者说按照传统建设的模式,我想我们的投资还会成倍的增长,三家的压力和负担会越来越多。由此,我们就想,如何把共享的文章做大做深。爱力董事长从公司一成立多次跟我们讲,要“三有利”——有利于改革成效的彰显,有利于三家运营商得到实惠,有利于铁塔公司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得到行业的认可。
我们用两个转变来讲未来如何扩大共享,做大共享这篇文章。一个是从深化行业资源共享到社会资源共享,由单一为通信服务的塔能不能广泛为社会服务的社会塔,通过社会资源向铁塔公司开放共享,也就是说让社会塔成为通信塔,同时让通信塔成为社会塔。大家可以看到,塔多杆多,也是中国的一大特色。由于这些塔,要么是国有企业建的,要么是事业单位建的。举个例子,青岛有公安、交通、监测、检测等各类系统视频监控8万余个,路灯杆等照明设施10万余处,移动通信基站1.3万座,电力铁塔数量更为庞大。在后4g时代,由于5g技术的特征,路灯杆、监控杆、交通指示牌、电力杆(塔)等社会的资源毫无疑问都是可用的资源。通过社会资源的共享成为通信塔,会更快速的满足需求,会更经济的来服务于行业。此外,城市的建设更需要美化,也更好地融入于城市发展的背景。
如何使社会塔成为通信塔,经过我们一年多的实践有一个体会,这里讲四点:第一,坚持政府主导;第二,坚持开放共享;第三,坚持有偿使用;第四,坚持合作共赢。这些杆塔没有政府的协调是不可能向我们开放的,而且这些单位都不差钱。我们现在和国家电网、南方电网都谈这个问题,能不能利用电力杆塔挂载通信天线和通信设备。关于双向开放共享,就是要继续深化共享的理念,淡化所有权,突出使用权的问题。按照有偿使用的原则,才有使社会塔成为通信塔的可能,使我们的市场可持续。
两年多的实践,我们觉得依靠政府的支持和协调是完全可能的。中国铁塔公司已经和28个省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最近,江西、贵州等省政府明确,对于未来社会的杆塔向铁塔公司开放,都是以省政府的名义来发文。各地方的政府以会议纪要、文件的形式,支持铁塔公司利用社会资源,要求各个部门无条件的开放资源,为我们对社会资源的使用创造了很好的环境。
两年多来,我们努力践行如何让社会塔成为通信塔。现在我们已经利用社会资源建设满足三家电信公司的需求超过了1万个,而且都很经济。铁塔公司内部也是在寻求转型,把原来传统建设的高塔降下来,降塔高、寻替代,来争取政府的支持,利用社会资源,为三家降低成本。
要通信塔成为社会塔,我觉得这是相互之间推出的概念,我们自己必须无条件的向社会开放,而且来挖掘它的潜在价值。作为社会的塔,我们就什么优势呢?毫无疑问,目前有190万个铁塔资源,从它的分布是其他建筑物不可替代的。第二个特点,电力24小时不断电。目前有3万多处即使市电不到达,但是我们能保持24小时新能源供电,在这点上与其他建筑物有本质的差异。还有一个特点,自身的特色,每个站址都是有地下光纤、地上移动网络的覆盖。还有一个特点,专业高效的建维能力,在这点上我们从公司成立不久以就寻求建设一个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建设维护的支撑体系,过去在运营商这种监控都是由地市,最多是在省一级实现的。中国铁塔公司实现之后,打造了一个统一的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平台。在最底层就是我们目前190万个站点,拥有的传感设备是1600万,用传感器采集到一个叫fsu的信息集成器,通过无线数据传输直接传到统一在北京建立的监控平台。它的维护是通过统一的监控平台直接电子派单到维护责任人的手机上,同时传到以地市公司为单位的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督导维护人员解除故障。1600个传感器在监控着1600万个设备,统一到一个平台上去电子派单,形成全国的无线互联网。这张监控平台虽然目前是为三家运营商来服务的,完全可以扩展到社会,为各行各业的应用来服务。
两年多来,除了为通信业服务,我们也做了6300多个应用,为各行各业,比如有环境、气象、地震、森林防火等等行业服务,使铁塔公司在社会的形象再不是简单的通信塔的概念。在地方政府把它叫做综合塔,叫做智能塔,它的好处不仅仅是挖掘了它的潜在价值,扩大了共享理念,更重要的是地位得到了保护,得到了提升,这点是弥足可贵的。
中国铁塔因共享而生,我们是靠共享来发展的,共享、开放、合作、共赢是中国铁塔与生俱来的本质特征。面对时代发展的要求和技术发展的趋势,仅仅深化行业共享是不够的,要扩大社会的共享,将社会塔变为通信塔,同时通过对外开放共享,由通信塔变成社会塔,我觉得对我们的行业无疑是降低租费、降低成本的大好事儿,更好地适应后4g时代、5g建设发展的形势,会更快更好的满足,于企业、于国家、于行业都是一件大好事。谢谢大家!
相关新闻 2016-07-01 2016-08-12 2017-04-20 2017-11-30 2017-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