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管理而已,内帐成本需要真实、准确、细化、适宜,要为精细化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外帐成本要保证基本的勾稽关系和变动的合理性。
但对多数中小企业来说,成本管理是否只是管理者口头上的时髦,你看看仓库、车间现场管理就能得出结论。
1、采购管理
(1)、必须建立稳定、完整、可靠的供应链。
主要料件,必须有2—3家可靠的供应商
(2)、建立询价制度
良好的询价制度,能有效防止采购员假公济私。
(3)、完善采购与财务、仓库的衔接
很多扯皮拉筋的事,都与衔接不好有关。
2、健全仓库管理
(1)、严格执行进销存管理
没有真实可靠的进销存台账,成本无从谈起。
(2)、建立定额领料制度
可以减少浪费,控制废品率
(3)、完善质检验收制度
进料、成品入库与出口,都应质检
3、严把生产管理
(1)、现场5s管理
料件与工具有序摆放,即可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减少料件的浪费。
(2)、严格控制废品率和返修率
(3)、核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同一组工人,日产1000件与日产5000件,单位费用率的差别是很多的。
4、财务的本质是服务而不是管理
对于预算和监督,在绝大多数企业来说,都只是“捏着鼻子哄眼睛”,充其量不过是事后的分析而已,所以不要把自己在成本管理中的位子看的太高。
现在很多都是为了管理而管理,制定指标,然后讨价还价的层层分解下去---其实最终呢,人为臆想的目标有多少能达成?其实财务作为企业各部门链接的纽带,最重要的作用是沟通、联系、协调、理顺业务关系,让各部门形成合力,为各部门顺利开展工作提供服务,这才是财务的价值所在。
1、财税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所有与成本核算有关的知识;掌握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相关税法中与成本有关的知识;掌握财务分析的日常在成本中的运用;掌握现金流相关知识;掌握数据库的运用;财务软件中成本相关的知识;精通电子表等相关工具。
2、业务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具备产品设计、生产的相关知识;生产工艺相关知识。具备了财务分析能力,可以及时提供高质量的成本分析。
3、沟通方面的相关知识和能力
成本与内部相关部门的沟通。如与研发部门沟通bom中用料的成本分析,建议有综合成本最低的料。与生产部门沟通某产品的超定额用量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