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家便利店一夜倒闭 多家便利店愿意接纳邻家遣散员工

日前,多家媒体相继爆出北京邻家便利店大面积停业的消息。一时之间,关于邻家的各种传言四起。值得一提的是,在知悉邻家的相应情况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在第一时间组织北京市便利店企业商讨协助。
8月1日,邻里家(北京)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邻家”)向供应商发出告知函,称由于公司背后唯一出资方受到上海警方调查,导致公司银户账户被冻结,公司将于8月1日起停止总部各项业务,并陆续停止门店营业。
同时,邻家称因为公司处于发展阶段,尚未真正实现盈利,靠店铺自身销售收入仍然入不敷出,依旧需要投资方注资经营,且目前公司账户已被部分供应商诉讼至法院进行了财产保全,账户资金已被冻结,公司账户内已无可支配资金。
邻家便利还在告知函中称,由于无法与公司法人及股东取得联系,供应商与邻家便利的债务债权,只能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诉讼保全。
来办理离职手续的邻家便利店员工们表示,他们于7月31日晚上8点多突然接到通知要关店。
另据北京商报报道,有供应商提供的一段与邻家相关负责人谈判的录音显示,邻家便利店目前每个月亏损差不多2000万元左右。而一旦投资方资金缺位,便利店的经营随即寸步难行。
资料显示,邻家便利店隶属于邻里家(北京)商贸有限公司,2015年5月,北京7-11便利店高管王紫带着近30位管理层集体离职,创立邻家便利店,并在一年的时间内火速将门店布局到了60家门店。邻家曾对外拜师,计划1年内在北京开出门店200余家,业务拓展将辐射国内所有一线城市。2016年10月,王紫又带领部分员工离开了邻家,转投至由斑马投资创立的便利蜂。此刻,北京邻家便利店共计168家门店全面关停。
在业内看来,此次事件的发生,背后原因复杂,对消费者、供应商,企业员工带来了损失和伤害。但这次事件属于行业个例,并不会影响便利店行业的发展。
业内普遍认为,零售行业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稳步发展的行业。本次事件虽然不具代表性,但也给行业带来警示,便利店的发展需要稳扎稳打,关注经营的基本功和门店的盈利性,建立良性的资金循环。便利店从业者应该从本次事件中对照自身发展,找到资本与现金流,发展速度与经营管理等各方的平衡。
值得一提的是,在知悉邻家的相应情况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在第一时间组织北京市便利店企业商讨协助。目前,好邻居、全时、7-11北京、全家北京、罗森北京、物美、超市发、京客隆、便利蜂、131、华冠便利店以及中石油昆仑好客等相继表示愿意吸纳因邻家解散赋闲的门店员工。
(综合自:蓝鲸产经、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