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区:建设幸福文明的法治家园

西山区在创建文明城市之际,区委依法治区办、区普法办、区司法局多级联动,背起行囊,一篇《深化法治宣传,共创文明城市——致全区法律服务人员、普法志愿者的倡议书》,燃爆全区普法热情,让文明法治之花绽放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双普法”、法律六进、微平台升级、普法教育基地等一大波便民利民普法措施落地,助力提升普法实效,送给每一位沐浴春城法治阳光的你。
围绕群众需求“建”
4个法治主题教育基地落户西山,在团结建立“少数民族法治文化广场”、在西坝建立“青少年法治主题公园”、在春苑公园建立了“谁执法谁普法”法治主题公园,在书林一小全力打造“西山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融宣教于雅趣,寓法律于生活,成为西山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实现法律服务全民共享,公园每天人流量达1000余人。
创新媒体平台“供”
实现“互联网+”转型,疏通传统普法与“三微”普法平台连接渠道,微信、微电影、app微平台,“三位一体”,组合普法宣传,形成“线上有内容、线下有活动,线上线下有互动”的普法方式,继续推出《西山普法·那城那事》普法动画故事集,精品引领,传递无限正能量,让市民在潜移默化中学法,指尖上品尝丰富多彩的文化“普法大餐”。目前,已在“西山普法”微信公众号发布法治宣传信息1000余期。
善用专家智库“讲”
聘请46名法律基础扎实、授课经验丰富、政治素质可靠且热心法治宣传教育事业的法学专家、教授和法律实务工作者组成 “七五”普法讲师团,开展“百名法律服务工作者进社区”、“普法宣讲团”活动,深入西山区各局行、各街道、各社区开展各类知识讲座,传递法治“大”能量。
关注社情民意“送”
以“七五”普法为引领,积极开展“法律六+n”进活动,进乡村、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单位、进企业……,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双普法责任制,加强以案释法、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在社区建立108条廉政法治文化长廊,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社区4个,市级74个和区级104个,全面实现全区市级法治街道全覆盖。
陶冶法治情怀“展”
举办“法韵·西山”诗词书画摄影展活动,献礼党的十九大,通过中华民族文化和传统艺术形式,以多彩的镜头、多样的风格,多元的艺术形式,充分展现在党的领导下,全区法治建设的精神风貌,依法治区的累累硕果,法治宣传教育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为全面建设法治西山、平安西山、和谐西山注入强劲动力。
营造环保氛围“比”
突出环保是一个城市文明的重要标签,积极筹备环保知识竞赛活动,邀请10家企业和10个街道办事处,组成20支参赛代表队,通过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等环节,增强环保意识,营造人人关心环保,人人参与环保,共建美丽家园的良好氛围,通过这场“绿色”头脑风暴,让环保理念根植人心,让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环绕在市民身边。
西山区司法局供稿 西山区信息总编室编